2023 IEKTopics|善盡多元角色 引領臺灣接軌世界

今年,是工研院成立50週年的重要里程碑。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工研院帶領臺灣從勞力密集的產業結構,轉變為技術導向的高科技大國,在每個產業轉型發展的轉捩點都扮演重要角色。工研院一直秉持著以科技研發為核心,以推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使命,近年來,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國際淨零排放趨勢等挑戰,工研院以市場導向研發、扮演產學研有效橋梁、協助產業轉型升級的經營方向,持續發揮跨領域研發創新的優勢,協助產業提升競爭力與社會韌性。

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簡稱產科國際所,ISTI)在這樣的使命下,扮演著關鍵且多元的角色。做為政府產業智庫,我們不僅要提出國家級的產業倡議,更要以輕推的方式讓建言落實;做為企業管理顧問,我們要提供到位的分析和明確的策略,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身為國際科技整合的樞紐,我們致力於搭橋梁、建平台,化被動轉為主動,促進國際合作,提升臺灣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

成立至今,感謝各方的協助與支持,尤其是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提供的研究基盤資源,建構了臺灣產業知識服務體系,讓產科國際所得以成為協助民間企業(尤其中小企業)與各界即時掌握產業、技術、市場等重要情報的關鍵角色。

 

產官學合作,引領創新

秉持回饋臺灣產業的精神,自2013年起,產科國際所每年集結各領域的專家,針對未來五年內值得引領臺灣關注的產業與科技重大議題進行研究,彙編成年度專刊《IEKTopics》,向各界倡議,以即時掌握產業變化脈絡。過去歷年的專刊主題如下:

  • 2022《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
  • 2021《鏈國際強韌協創 永續共榮》
  • 2020《韌生態跨域創價 人才領航》
  • 2019《創生態科技加值 服務匯流》
  • 2018《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
  • 2017《建永續循環共生 創新經濟
  • 2016《解問題智慧創新 樂活城市
  •  2015《搶先機串心聯 網力全開》
  • 2014《贏未來:形塑生活 引領創新
  • 2013《逆轉勝:臺灣先進製造的新動力》

為使工研院下一個50年持續以市場為導向,幫助產業從技術創新走向價值創新,為此產科國際所建立了方法論,探索能導引我們布局研發策略的跨域趨勢,並將過程與關鍵成果編寫成2023年度專刊《奔未來:深耕50 領跑世界》,協助工研院與各界提前布局研發資源,保持產業競爭優勢。

專刊命名啟發自輝達(Nvidia)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在臺灣大學畢業典禮上的名言 「RUN!Don't Walk!」。這句話象徵著追求速度、創新和前瞻性的精神,正是我們在未來50年中所要秉持的信念。

 

廣納觀點,掌握局勢

在研究方法上,我們透過定期掃描國際機構與標竿智庫關切的驅動因子,有效掌握未來局勢的關鍵變化;再整合各驅動因子的需求,並邀請臺灣關鍵領袖專家給予意見,進一步聚焦為數位賦權、網宇世界、移動革命、成功老化、健康進化、脫碳能源、低碳生活、資源循環、敏捷治理、韌性城鄉等十大跨域趨勢。

為了周全我們對十大跨域趨勢的論述,今年特別邀請與工研院有深厚連結的國際科研機構共筆,歐洲的機構包括:芬蘭科技研究院(VTT)、英國國家高齡創新研究中心(NICA)、英國數位產業加速器(Digital Catapult)、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CEA)、德國Fraunhofer、德國太空中心(DLR);日本則邀請到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NCGG)、三菱電機、國立環境研究所(NIES);美洲的機構美國柏克萊大學、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NRC)。感謝這些國際友好夥伴,就十大跨域趨勢提供國際觀點,豐富專刊內涵。

另一方面,為了驗證十大跨域趨勢的在地性,也針對臺灣民眾進行「跨世代臺灣民眾共同譜寫的2035生活樣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科技防災、健康防禦與照護的「安全感」的渴望及需求,認為未來如何提升防災及應變能力、打造無死角的韌性社會將是首要課題。

經過多元觀點交流的過程,我們描繪出2035的未來情境,據此也同步更新了工研院「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除了既有的以智慧科技創造幸福新生活的「智慧生活」次領域、以先進醫療照護讓生命更美好的「健康樂活」次領域、以科技創新打造生生不息未來的「永續環境」次領域之外,新增以科技降低風險、使社會穩健成長的「韌性社會」次領域,以完備工研院在未來的研發布局。

最後,我要再次感謝海內外各界對2023年度專刊的支持,產科國際所將在下一個50年持續努力,運用產業研究與國際合作的能量提出對國家有益、對產業有利的策略建言,為臺灣的產業科技發展和國際競爭力貢獻更多力量。

本文檔案:2023 IEKTopics|善盡多元角色 引領臺灣接軌世界下載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