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IEKTopics|為健康長壽的未來做準備

綜觀全球人口,去年年底已達到80億:亞洲約有6億人超過65歲,而美國則每天有1萬人滿65歲,如今,老年人數量可能比嬰幼兒還多。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滿60歲以上的人將超過21億,其中增加幅度最快的年齡組,則是80歲以上族群。

除了人口老化狀況嚴重之外,近年來疫情肆虐,顯示出人類健康與財富息息相關,若將健康視為一項可投資的資產,那麼維持人類健康,就有可能實現財富最大化。因此,所有與健康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公部門和私部門等,必須更早介入人們的健康生活,將關注重點從過去的治療,轉移至預防。

也因為如此,「健康長壽」(Healthy Longevity)議題愈來愈被關注:如何確保每個人在生命過程中都擁有所需資源,能積極規劃和準備,讓自己過著更幸福、更有生產力的長壽生活。

未來10年,全球最具消費力的近60%族群,將是60歲以上的人群——由此可知,「健康長壽」是一個價值數兆美元的巨大市場和商業機會。然而,目前卻出現相關產品及服務供應不足的狀況。因此,如果希望能夠快速提供真正的解決方案,必須符合:實用性高及有形的產品、服務與體驗,共同應對現今社會上最重要、最迫切的問題,就必須採取不同做法。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大量關於有效方法的證據,而且正處於可以實踐數據、數位、科技和AI的驚人且具顛覆性力量的轉變時期,這將會影響到每個行業、每個國家,幾乎涵蓋生活的各種面向。

對於新產業的創始人、新創公司以及現有企業來說,可考慮調整現有產品,滿足年長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尋找新市場以利於建立新受眾,健康長壽的商機可謂無所不在。

 

從治療轉向預防,延長健康餘命

當前全球各國政府,花費巨額資金在可預防的疾病上。以英國為例,此類疾病的資金耗用就占國家醫療費用的40%,並且僅在心血管疾病,每年就會有超過180億英鎊的損失,這是亟需改變的巨大問題。

因此,我們需要將原本的臨床照護轉換成另一種新模式——幫助人們一生維持健康,減少對醫療和護理系統的需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可從以下方向著手:

走路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研究顯示,每天走路不僅會帶來健康益處,還會產生經濟效益。如果每個18歲到64歲的成年人每天多走15分鐘,全球經濟產值將逐年增加約1,000億美元。

 

血壓監測與控制

有效地監測和控制血壓看似是個簡單措施,卻可以產生巨大影響——改善身體機能,延緩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以延長健康平均餘命。

 

檢測和預防

針對與衰老相關疾病、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進行檢測和落實預防措施,是生命科學和臨床創新中最重要的部分。

 

改變生活方式

大約25%的衰老速度和壽命取決於基因,其餘的75%則取決於生活方式,例如:心態、運動、營養、環境、壓力、休息和人際關係基本要素,因此只要調整生活方式,就能往健康邁進。同時,還可使用高齡科技(Age Tech)和醫療設備進行居家照護,促進大腦健康,有助預防和延緩認知功能衰退和失智症的發生。

 

醫療保健

隨著人口邁入高齡化,人們對於腦健康、藥物、醫療設備和延遲認知功能衰退、記憶力喪失或身體功能喪失的訓練,愈來愈感興趣。因此,建立一個能夠為不同階段衰老相關疾病的患者,提供個人化和可負擔照護的醫療保健系統是必要的。

 

社交關係

保持基本的社交聯繫,對於人體能否達到成功老化狀態,至關重要。另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強調,若能確保年長者有機會做出貢獻,並以更長久的時間及不同的方式工作,將使社會未來幾十年的GDP提高20%。因此,延長工作年限並提高生產力成為重要趨勢,甚至許多公司必須考慮如何留住或吸引年長員工加入團隊。

人類能夠以改善和確保身心健全福祉為健康長壽的核心,這是建立在已經深入理解、整合生命過程中維持健康的基本機制,而這需要來自產官醫等多個領域的科學家們共同努力,才可能實現成功老化的目標。

而且這也意味著所有可能影響健康和產生衰老軌跡的因素,都必須關注,除了研究以藥物為目標的衰老基礎生物學,還有整個環境暴露體學(Exposome),包括行為、環境和生活方式。

 

掌握需求多元的消費群體

對於年長消費者來說,經常被誤解及貼上「過時」的標籤。實際上,這是最複雜多樣的消費群體,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年紀愈大愈與眾不同,在經歷不一樣的人生階段和事件時,偏好及需求會不斷改變。這也是為什麼企業多半在區分這個龐大消費群體時感到困難。

目前主導科技市場的人多在50歲以上,加上愈來愈多消費者在疫情過後,對於科技的接受度提高,甚至愈來愈精通,這些人開始尋求直接選擇和個人化服務的商業模式。簡而言之,沒有一個通用於所有人的解決方案,消費者愈來愈謹慎,也願意探索新模式,因此更希望能看到超越現有的選擇。

 

打造智能居住環境

在居住環境上,現在多代同堂生活和工作的狀況已經不再是一件罕見的情況,促使跨代設計和傳承是一個重要的趨勢。愈來愈多人追求更智能化的居住空間,因此,提供安全監測與社會救助機構聯繫的功能,支持社交互動和環境的語音控制介面等,還有用於檢測生理和心理的感測器,以尋找異常模式或行為的反饋,這些不但能滿足年長者的需求,若有必要也能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數位科技的幫忙下,大多數的獨居長者能夠繼續獨立生活。然而,並非每個人都有家庭或非正式支持網絡,因而需要創新的照護模式協助,同時具備便捷可負擔成本的特性,也會考慮到各種變化,以支持那些獨居或資源有限的年長者。另外,目前的機器人已具備支援多功能的潛力,從有形的居家服務(如:清潔和烹飪),到無形的心理支持(如:情感理解),都能幫助年長者自主生活。

現在的我們正在進行創新——共同幫助數百萬人更健康、更快樂、更長壽,並確保全球更多的人能夠充分享受生活,以及促使企業為投資和社會帶來回報。

 

本文檔案:2023 IEKTopics|為健康長壽的未來做準備下載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