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焦點產業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expert熱門專家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全球低碳氨之技術現況與經濟分析
        Technical–Economic Analysis for global low-carbon ammonia
        • 2024/06/19
        • 420
        • 47

        氨是全球第二大工業化學產品,全球合成氨產能於2023年達24,038萬噸(1),80%用在農業肥料,其他還包含食品生產、工業原料、冷媒和添加劑等。氫、氨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被視為未來的低碳排放燃料。近年來,利用氨作為能源載體(二次能源)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因為它相較氫具有體積密度高、儲存壓力低、長期儲存穩定性高、自燃溫度高、冷凝壓力低等優點。

        目前氫、氨燃料取代化石燃料正面臨幾個重大挑戰,因為它們96%是採用化石燃料(如煤炭和天然氣)生產,過程仍會產生大量碳(CO2)排放,甚至比燃燒煤炭還要多。低碳氨的生產已被國際間所重視,提議作為排放密集型傳統氨生產的低碳替代品。儘管人們對這些替代方案的比較給予了許多關注,但仍不清楚哪種工藝或商業模式具有更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本文將探討了這些議題,特別是經濟的分析。

        【內容大綱】

        • 一、前言
        • 二、低碳氨的生產現況
        • 三、低碳氨生產的經濟評估
        • IEKView
        • 參考文獻
         

        【圖表大綱】

        • 圖1、傳統合成氣合成氨製程路線(4)
        • 圖2、具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之藍氨生產流程
        • 表1、現存和規劃中的碳足跡較低的藍氨設施(3)
        • 圖3、透過再生能源供電的綠氨製造流程
        • 表2、現存和規劃中以再生能源電力生產的綠氨氨設施(3)
        • 圖4、灰氨、藍氨與綠氨在不同天然氣、電力價格與碳費下的生產成本比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