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expert熱門專家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FIEKView: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產業的影響與機會
        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延燒 產業彈性應變保生存
        • 2018/10/12
        • 46416
        • 1143

        美國川普政府對於中國所啟動的貿易戰已逐漸升溫,第一波清單針對包括機械設備、電機設備、醫療器材、汽車整車等約340億美元的產品加徵25%關稅;第二波清單針對半導體、電子電機產品、塑膠及製品等約160億美元的重要產品加徵25%關稅;第三波清單則擬針對動植物產品、礦產、化學、紡織、金屬、汽車零組件、自行車等約2千億美元之產品課徵10%關稅,且可能再提升至25%。

        中國隨後施行反制措施,針對美國進口約340億美元,包含農業、汽車、水及醫療、煤炭、石油等產品,課徵25%報復性關稅;另外又針對約160億美元,包含化學製品、能源、塑料及其製品、醫療設備等產品,實施關稅加增。川普則揚言美國最終可能對全部5,500億美元的中國製品加徵進口關稅,約等於2017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

        美國對中國關稅制裁前兩波清單對台灣產業影響

         

        未來對台灣產業的影響與機會

        這次川普政府執意對中國啟動貿易戰,背後有多項複雜原因,包含:美國因中國每年超過3,7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及至少500億美元的智慧財產損失、中國未來將在先進製造科技挑戰美國全球領先地位、美國在地製造業工作機會繼續流失海外、年底美國期中選舉前的政治考量等,除非中國在戰略上全面妥協或有更上位的談判戰術,預料短期內美中貿易戰應該不會馬上休兵。

        因為美國從中國進口金額遠超過中國從美國進口金額,貿易戰使用關稅的籌碼遠大於中國。但是,全球經濟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出拳的國家也要注意其後座力的衝擊,因為若是太仰賴關稅制裁措施,則只是落入國家之間關稅報復的零和遊戲。另外,過去20多年來,美國大型上市公司的每年利潤成長,已有超過半數以上都來自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因此持續性的國際貿易戰不利於美國公司未來在海外的業務成長。根據巴克萊銀行(Barclays)估算,美中貿易戰若無法以協議安全落幕,長期貿易戰可能會造成兩國至少0.2至0.4%或甚至到1.0至1.5%的GDP損失,另外也會影響在地25萬個以上的就業機會。

        台灣產業以出口為導向,2017年出口金額約3,200億美元,其中出口中國大陸約占41%、出口美國約占12%。若由目前美國所公布的前兩波貿易制裁清單來看,其中所針對中國出口的資本設備、零組件進行分析,目前美中貿易制裁前兩波清單對台灣出口影響有限(不包含海外生產的台商),原因詳列於(圖1)。根據經濟部盤點,未來可能要密切關切的產業包含:網通設備、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工具機零組件、與石化及塑膠原料等產業。若未來美國對中國制裁延伸至資訊終端產品, 包含電腦、伺服器、手機、電視等,甚至採取非關稅障礙的相互制裁措施,例如延緩投資審議的時程等,則可能因為影響全球供應鏈及兩國經濟成長動能,才會對台灣製造業產生較大影響。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的製造業趨勢預測模型(IEKCQM)之最近預估,2018全年製造業產值成長率仍有3.27%,雖有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因素,製造業四大業別: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民生工業今年仍呈正成長趨勢。然而近期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目前世界經濟氣候對「未來經濟表現預期」已出現明顯下滑,顯示今年下半年全球貿易及景氣不確定性攀升,需持續觀察消費者與企業投資信心指數。

         

        台灣產業與政府因應之道

        美中貿易戰就像是兩隻大象打架一樣,任何在旁邊的小老鼠即使是一方的朋友,都要慎防被波及;但是兩隻大象若是不開戰或打累了坐下來談判,小老鼠最好是兩隻大象的朋友,或是要靠自己的真實力,才不會在兩隻大象的談判中,被當成籌碼而搓掉。

        可預期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將會持續盛行一陣子,短期台灣廠商必定會受到一些正反面的影響,台商會迫使去做生產基地的彈性調動,也有些電子和機械產品會有轉單效益,但是中長期一定要趁勢布局美中兩國以外的生產基地與積極開發當地市場,台商和中日韓的企業相比更具彈性和韌性,如果可以藉此優勢與國際、東南亞廠商聯盟、加盟或投資,甚至與美商在美中以外的市場合作,將有助於分散風險,有時危機也可以是轉機。

        面對美中兩國貿易戰所引起之不確定性影響持續升溫,台灣政府和產業應思考以下幾點策略建議:

        1. 中美貨幣政策將牽動全球匯率市場波動,廠商需留意匯率市場波動,大廠更應該善用多元財務避險措施,增加有限成本以降低不確定性之匯率損失風險。
        2. 台灣雖然沒有廣大的內需市場,但是海內外的台商製造業工廠版圖都是台灣智慧機械應用最大之準內需市場,政府應加速協助業者強化以台灣為全球製造生態系核心的布局策略,並考慮海內外台商工廠實施智慧機械應用之獎勵措施與財務相關法規修訂。
        3. 政府應結合新南向政策,鼓勵業者協同國際領導廠商及在地廠商進軍東南亞及其他新興市場的連結,思考如何降低供應鏈過度集中之風險,並進一步經營以使用者為核心、具高附加價值的製造生態系,以因應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之挑戰。
        4. 值此全球製造業生態系調整之際,政府應善用台灣豐沛的產學研合作之生態,深耕研發基礎實力與優質的創新科技產業化人才,並加速優化國內投資環境及法令規範(例如:製造與環境共融生態、數位新經濟共創模式等),吸引海外台商及外國業者在台投資基礎主力產業、新興科技製造業及數位經濟服務業。

         

        本文同步刊載於2018年10月1日【台灣銀行家雜誌 第0106期】
        著作權所有,內容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本文檔案: 不提供檔案下載!
        1143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