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IEKCQM:2022年製造業產值預估延續成長6.04%
- 2022/06/10
- 6949
- 108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10)日發布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預測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80兆元新臺幣,產值成長率為6.04%,四大業別均延續正向成長。但在美國升息、俄烏戰爭、中國封控等國際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疫情升...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10)日發布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預測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80兆元新臺幣,產值成長率為6.04%,四大業別均延續正向成長。但在美國升息、俄烏戰爭、中國封控等國際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疫情升...
Seiz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during the Pandemic Increase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 and Strengthen Industry Ecochains...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US Industries.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European Industries.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Japanese Industries.
俄烏衝突規模持續擴大擾亂了能源市場和地緣政治,石油與天然氣價格攀升,迫使許多國家重新考慮其能源策略。特別是歐盟的天然氣、油、煤對於俄羅斯的進口依存度分別為41.4%、36.5%、19.3%,而幾個替代方案(如增加挪威進口、增加境內產量,或...
所謂的綠氫,指的是用再生能源電解、生產過程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氫氣,而因應全球減碳與能源轉型的趨勢,綠氫成為了歐洲技術研發焦點。從技術角度來看,氫氣技術大致上分為生產、運輸、儲存,以及終端應用四大構面;為了要達成歐盟2030年40 GW綠氫電...
本文首先說明拜登總統藉由通過聯邦可持續性和隨附的聯邦可持續發展計劃(統稱為「聯邦可持續發展計劃」)促進美國清潔能源產業和就業的第14057號行政命令概述到2050年美國整體聯邦運營中實現淨零排放政策與方案內容。 並於後段中檢視美國目前電...
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電動車相關政策特別在運輸領域投資75億美元,預定廣設50萬座充電站和約500萬根充電椿,並協助車廠進行設備改建。 2022年臺灣MIH整合海內外業者2,000家、鴻海在美設廠投資生產電動車、車用充電系統業者在...
日本於2020年10月宣示,將「2050年淨零碳排」作為日本應對全球暖化的承諾。2021年4月更進一步在聯合國COP26氣候大會設定2030年碳減46%的新目標,並進一步提出「2050淨零碳排綠色成長戰略」。同年10月岸田內閣上任,持續推...
西班牙為歐盟區第四大經濟體,和我國歷來經貿互動穩定且逐漸成長。雖疫情、供應鏈問題及通貨膨脹等先後衝擊西班牙經濟,但展望西班牙2022年復甦狀況,應會優於歐盟平均。因應疫情,西班牙於2020年10月公布了《復甦、轉型和韌性計畫》,其中綠色運...
歐洲是行動通訊系統的主要發源地,廠商在相關標準組織如ITU、3GPP、5G-PPP、ETSI等皆佔有主導地位。本文針對5G技術在歐洲的發展現況以及商機進行分析。首先介紹5G技術的基礎與使用情境,以及5G技術對於市場和消費者的影響;其次探討...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28)日發布2021年與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2021年製造業產值為23.06兆元新臺幣,年增率達21.26%,為歷史次高成長。展望2022年,各國經濟重啟、國際需求強勁,加以內需可望回溫,2...
透過產業策略提升競爭力 三大主軸,落實產業策略 五大分類,預算投資重點 歐盟必須保有戰略自主與獨立 針對高度依賴產業提出對策 具戰略重要性技術能量下滑 關鍵供應鏈重組衍生合作契機 IEKView:歐洲產業發展現況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簡稱產科國際所,ISTI )於2018 年劉文雄院長領導組織精進開始,陸續整合了原來的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IEK,2018 )、國際中心(IIC,2018)、五個國外辦公室(2020)、 及區域與兩...
擔任工研院院長三年多以來,一直鼓勵同仁朝三個方向努力:工研院需以市場為導向,要做產業界、學術界與國際間有效的橋梁,更要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做為國際的橋梁,是快速讓臺灣價?向上提升的重要作為。2018 年工研院成立「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
去年( 2020 )以來,全球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疫情席捲,迫使個人與企業面臨新常態;美中科技鏖戰,引發供應鏈版圖移轉、原物料供應失序。面對一連串變局,工研院本著守護臺灣、振興產業之心,發揮多年累積的研發能量,運用科技力、快速展現韌性,...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2020 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8.79 兆美元,約占世界經濟的五分之一,人均GDP(2019 年)為65,298 美元(居世界第8)。 美國是世界第二大貿易國、世界第二大出口國、世界最大進口國,也是全球...
觀察日本產業別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占比,至2005 年出現逆轉交叉點,現今為服務業強於製造業,服務業的興起形成日本產業結構轉變。日本製造業因生產據點向海外轉移,以及競爭結構變化等因素逐漸式微,但製造業挾帶創新能量與技術含量產值高,...
今年6月在英國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上,七國領袖發表宣言,訂出將於2050年前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之碳中和目標,期許2030年能有初步成果。根據此決議,各國也提出相對應之策略。 日本為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電力結構轉變,原設定的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