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東協和印度政經重點觀察
- 2025/03/26
- 257
- 17
2025年全球總體經濟呈現穩健發展,美國、中國、歐盟三大經濟體可望持續降息,且全球通膨正在緩解,惟全球經濟有仍有下行風險。近期美國貿易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提高,使得全球經濟發展產生變數,特別是與全球供應鏈連結較緊密的國家。東協多國包括泰國、...
2025年全球總體經濟呈現穩健發展,美國、中國、歐盟三大經濟體可望持續降息,且全球通膨正在緩解,惟全球經濟有仍有下行風險。近期美國貿易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提高,使得全球經濟發展產生變數,特別是與全球供應鏈連結較緊密的國家。東協多國包括泰國、...
本月焦點為馬來西亞與越南推出半導體發展相關政策:馬來西亞政府批准「國家半導體戰略」框架,推動本地企業發展;越南提供本地晶片廠最高30%投資補貼,上限3.9億美元。泰國、印度、菲律賓為投資相關訊息:泰國政府全力推動五大未來產業之投資,目標2...
2025年APEC PPSTI政策對話聚焦於人工智慧(AI)、先進生物技術(Advanced Biotechnology)與量子科技(Quantum)的發展與治理,各國代表針對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的平衡進行深度討論。韓國作為主辦國,強調科技...
Following the EU's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K, th...
本月焦點為星、馬兩國於2025年1月6日簽署「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協議,該協議集合星、馬兩地優勢,希望吸引新加坡及全球企業對該經濟特區進行投資。其次,有多國聚焦於半導體、人工智慧之法規與相關投資,包括:越南政府頒布半導體與人...
土耳其位居連結歐亞兩洲的關鍵戰略位置,在國際政治與貿易版圖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國在基礎建設環境與製造業發展具備一定基礎,政府亦積極透過多項投資優惠措施與產業政策推動產業升級,聚焦有助加速科技導入以及推升附加價值的領域,如半導體、電動車、電池...
隨著美中貿易衝突加劇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正處於重塑階段。以往的「美國設計、亞洲代工」模式逐漸瓦解,主要經濟體紛紛將半導體視為戰略性產業,希望實現供應鏈本地化。在此背景下,東協國家亦是如此,除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外,越南、泰國...
近年國際市場受地緣政治影響,過去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已逐漸式微,再加上美中科技戰的推波助瀾,以及電子品牌廠要求供應鏈廠商至新興市場布局,催化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促使在中國生產之電子製造業者開始進行產線跨國調整,新南向六國成為電子製造業落地的...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的浪潮中,新南向國家正積極探索氫能的應用,力求在這一新興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成熟的製造業基礎,為氫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政府的支持和國際合作的推動,進一步加速了氫能技術...
捷克與羅馬尼亞兩國政府均透過政策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並刺激市場需求。捷克為中東歐汽車生產大國,自2015年起推行「國家潔淨交通行動計畫」並提供購車補貼,促進電動車普及,當地主要汽車品牌Škoda也向電動車領域轉型。羅馬尼亞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