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情境下診斷與監測用醫材於緊急醫療救護流程的價值與佈局策略探討
- 2025/06/30
- 22
- 1
在宅醫療拓展了臨床醫療範疇,讓照護不再限定於醫療院所中,當患者在接受在宅醫療服務時若突發急性病徵,緊急醫療救護(EMS)成為關鍵銜接節點。急救流程中,診斷與監測用醫材如多參數監視器與手持式超音波能夠為急救人員提供生命徵象的觀測,同時能夠結...
在宅醫療拓展了臨床醫療範疇,讓照護不再限定於醫療院所中,當患者在接受在宅醫療服務時若突發急性病徵,緊急醫療救護(EMS)成為關鍵銜接節點。急救流程中,診斷與監測用醫材如多參數監視器與手持式超音波能夠為急救人員提供生命徵象的觀測,同時能夠結...
腦神經導航系統在神經外科手術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能協助醫師精準定位病灶、規劃手術路徑,並有效避開重要神經結構。隨著多模態醫學影像與人工智慧技術的進展,導航系統正逐步從單一定位輔助工具,演進為具備決策支援功能的智慧手術平台。然而,目前的...
全球醫療健康需求激增,推動AI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隨著人口高齡化、慢性病負擔加重,以及科技進步,AI技術正深刻改造醫療服務。根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市場研究報告,2024年全球人工智慧(AI)在醫療健康照...
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每天進辦公室,打開電腦,AI已經悄悄開始「幫你上班」?從自動摘要郵件內容、製作簡報、即時記錄會議重點,到缺乏設計靈感時,透過「文字轉圖像」快速找到創作方向。面對客戶的日文報價單,也可以即時翻譯,秒懂客戶的想法。這些早已不...
不久之前,「量子科技(Quantum Technology)」還只是物理學家的研究領域;如今,從金融服務到智慧家庭、醫療診斷到智慧醫療,量子技術正悄然進入我們的生活。它不再只是實驗室裡的黑盒子,而是逐步形塑我們未來生活樣貌的力量。
2005至2024年間,Illumina共進行17次併購,展現其積極擴張生技版圖的企圖心。該公司策略聚焦於三大方向:第一,整合生物資訊學與雲端運算,如2020年併購荷蘭雲端分析公司BlueBee,強化基因定序資料的處理效率;二,拓展臨床診...
一、前言 二、單脈衝經顱磁刺激器Single-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sTMS) 三、外部三叉神經刺激External 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 (e...
南台灣正處於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淨零排放目標與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區域產業必須採取前瞻策略,以強化競爭力並確保永續發展。透過半導體南向布局、AI技術賦能、藍色經濟發展及資本市場導入,南台灣有望成為新能源技術與智慧製造的重...
隨著數位技術與模擬的應用成熟,相關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逐漸萌芽。然而,生物體的複雜,是簡單的模型理論所無法比擬。不過,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在近年成為生醫模擬相當重要的工具,已被應用在生醫產品in silico開發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