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K360系列|建立無人載具以服務需求為導向預測模型-「無人駕駛車科技接受度調查」為例
Establish an unmanned vehicle service demand-oriented forecasting model-「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of driverless vehicle technology」
- 2020/03/26
- 5051
- 371
簡報大綱
近年來隨著無人載具、自駕車、聯網車輛、電動車輛和共享經濟概念持續發酵,世界先進國家都積極投資在自駕車的研發上。根據全球人工智慧投資加速平台創投公司Comet Labs的調查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全球投入自動駕駛車領域廠商高達263家,且超過1000家的新創公司投入在自駕車相關領域。市場分析對自駕車未來發展普遍抱持樂觀態度,從Frost市調公司推估在2025年約有1/4的新車為自駕車;波士頓顧問(BCG)公司預測2025年自駕車市場產值約為420億美元,2035年具備自駕車功能的新車銷售數量約佔25%。Intel與SA國際研究機構樂觀預測,在2050年全自動駕駛具有創造7兆美元「乘客經濟」市場發展潛力。
自駕車快速發展將會塑造車輛產業生態變革,同時為臺灣帶來產業提昇、交通行業翻轉的機會。根據KPMG全球自動駕駛國家準備度,分為基礎建設、法規、技術和民眾接收度。然而,臺灣存在著城鄉運輸不便、城市道路擁擠等情況,民眾對自駕公車、自駕車與自駕物流的接受與需求度到底為何?市面上缺乏相關統計數據以佐證民眾其需求,政府與法人也嘗試了解民眾想法以發展相關科技和交通服務。2018年無人載具科技實驗辦公室成立,希望由業者領軍,推動讓民眾有感知的方案。在此情況下,本研究欲對民眾進行自駕車接受度調查研究,探知民眾對於自駕車推動地區和推動服務感到最大興趣和需求的項目,使得業界、技術單位與地方交通單位可以藉此調查結果規劃其PoS(服務驗證)及PoB(商業驗證)主軸企畫。
【簡報大綱】
- 起因動念與研究方法
- 臺灣的六都交通運具和人口結構分析
- 臺灣民眾對於自動駕駛科技接受度與需求度
- 2025年與2030年臺灣民眾對於自動駕駛需求
- 國際案例與借鏡之處
-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