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K360系列|電路板先進技術中心如何創造產業鏈共榮新格局
- 2021/01/28
- 1556
- 349
2020年台灣電路板產業以31.4%市占率居全球領先地位,距離第二名中國大陸僅剩3.7%之差距,台灣市占率被中國大陸超越已是不可迴避的局面。未來,台灣不再追求以成本考量為主的大量生產模式,取而代之將以建立高階技術門檻作為競爭優勢。但回顧過...
2020年台灣電路板產業以31.4%市占率居全球領先地位,距離第二名中國大陸僅剩3.7%之差距,台灣市占率被中國大陸超越已是不可迴避的局面。未來,台灣不再追求以成本考量為主的大量生產模式,取而代之將以建立高階技術門檻作為競爭優勢。但回顧過...
COVID-19後疫新生活型態 CES 2021 AI感知應用趨勢掃描 What’s Next
量產技術節點持續推進至7奈米與5奈米,持續提升晶片運算效能 客製化多核心遊戲機運算晶片;AI晶片進化至『認知智能』,提供最佳與流暢影音體驗 半導體矽光子技術實現低成本光達模組,推動應用於自動駕駛車輛 全球半導體市場前景樂觀 台灣半...
新常態宅經濟趨勢 主流消費電子裝置影音科技 智慧場域與新興聯網裝置 What’s Next
CES 2021展覽特色 展覽主題演講及創新趨勢 展覽創新技術應用的特色 What’s next?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蘇孟宗所長於12月2日受邀於電腦輔助成型協會(ACMT)年度大會,以「眺望2021產業發展趨勢 - 後疫轉型 • 數位突破」主題做簡報分享,以下為簡報重點: 美中科技戰暨疫情對產業的衝擊 2021年臺灣科技產業展...
前言、5G時代四大智慧顯示場域範疇 一、智慧零售顯示商機 二、智慧移動顯示商機 三、智慧醫療顯示商機 四、智慧育樂顯示商機 五、IEKView-台灣發展智慧顯示場域優勢策略
COVID-19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得零接觸生活與消費行為逐漸成為新常態,驅使無人載具、無人商店、工業自動化、非接觸式醫療照護、個人健康連續監控、非接觸式人機介面感知辨識…等IoT應用推展加速,進而帶動更多智慧感知創新發...
COVID-19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得零接觸生活與消費行為逐漸成為新常態,驅使無人載具、無人商店、工業自動化、非接觸式醫療照護、個人健康連續監控、非接觸式人機介面感知辨識…等IoT應用推展加速,進而帶動更多智慧感知創新發...
COVID-19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得零接觸生活與消費行為逐漸成為新常態,驅使無人載具、無人商店、工業自動化、非接觸式醫療照護、個人健康連續監控、非接觸式人機介面感知辨識…等IoT應用推展加速,進而帶動更多智慧感知創新發...
COVID-19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得零接觸生活與消費行為逐漸成為新常態,驅使無人載具、無人商店、工業自動化、非接觸式醫療照護、個人健康連續監控、非接觸式人機介面感知辨識…等IoT應用推展加速,進而帶動更多智慧感知創新發...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全球疫情,加速人類生活習慣的轉變,當遠距離社交、無人/無接觸、虛擬化…等模式已經成為民眾日常,基於高速網路架構下所衍生的各項生活新興應用情境將更快速滲透至日常生活之中。 5G甚至Beyond 5G是...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全球疫情,加速人類生活習慣的轉變,當遠距離社交、無人/無接觸、虛擬化…等模式已經成為民眾日常,基於高速網路架構下所衍生的各項生活新興應用情境將更快速滲透至日常生活之中。 5G甚至Beyond 5G是...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全球疫情,加速人類生活習慣的轉變,當遠距離社交、無人/無接觸、虛擬化…等模式已經成為民眾日常,基於高速網路架構下所衍生的各項生活新興應用情境將更快速滲透至日常生活之中。 5G甚至Beyond 5G是...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全球疫情,加速人類生活習慣的轉變,當遠距離社交、無人/無接觸、虛擬化…等模式已經成為民眾日常,基於高速網路架構下所衍生的各項生活新興應用情境將更快速滲透至日常生活之中。 5G甚至Beyond 5G是...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全球疫情,加速人類生活習慣的轉變,當遠距離社交、無人/無接觸、虛擬化…等模式已經成為民眾日常,基於高速網路架構下所衍生的各項生活新興應用情境將更快速滲透至日常生活之中。 5G甚至Beyond 5G是...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蘇孟宗所長10月27日於工研院院士會議做引言報告,簡報題目為「台灣產業新定位與新契機」。工研院召開年度院士會議,召集歷屆23位工研院院士出席,包括: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財團法人智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華碩電腦集團董事長...
疫後經濟發展新前景 新常態帶來新生活商機 美中科技分流產業新競爭 展望臺灣新機會
2020年全球COVID-19疫情肆虐,使得終端消費市場、生產製造動能急凍,不但帶動人們生活型態新變潮,也重創全球企業的營運表現。雖然疫情大爆發已稍事緩和,但數年內對產業經濟仍影響深遠。預期疫後在「新常態」需求帶動下,將衍生數位創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