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政策與產業動態觀測(十一月號)-2023
- 2023/11/14
- 1279
- 37
中國與美國等28國簽署首個全球性AI聲明,認同AI的潛在風險應透過國際合作來解決 美國10月17日新版出口管制,加強圍堵中企可能繞道取得相關美國技術之管道 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 中國政府發布《全球人工智能治...
中國與美國等28國簽署首個全球性AI聲明,認同AI的潛在風險應透過國際合作來解決 美國10月17日新版出口管制,加強圍堵中企可能繞道取得相關美國技術之管道 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 中國政府發布《全球人工智能治...
地緣政治驅使供應鏈重組,雖最終產品組裝已轉移出中國,但供應鏈並未完全與中國脫鉤 美國晶片法案補貼條件定案,產能擴張上限不變,規範細節略微放寬 歐盟啟動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之後可能採取高於10%的反補貼稅 中國政府非正式指示中國車...
新興國家也趁勢調整產業結構 中國絕對優勢轉為相對優勢 中國+1還是全球-1 台廠在供應鏈重組中的三種布局樣態 結語
全球AI發展趨勢的中國 中國AI的應用突破案例 中國發展AI的挑戰 中國AI的新回合
民主國家聯盟態勢成形、日本如何利用地緣政治重現經濟榮景 日本在去中國化相關新布局 日本對中國市場的新布局趨勢與案例 對台灣廠商的啟示
華為公司簡介及近來營收表現 美中科技戰華為供應鏈變化與對我國影響 華為策略布局 結論
美國財政部針對限制/禁止美國投資中國公司,提出半導體與微電子、量子科技、AI等領域涉及範圍之意見徵集 美擴大管制AI晶片出口,範疇從中國延伸至中東 中國與美國科研合著論文28年來首降,顯示美中科研脫鉤加劇 美中競爭驅動電動車供應鏈...
美國擬對中國的晶片管制範疇擴大至成熟製程晶片 中國對高性能無人機實施為期2年的臨時出口管制 中企積極投資韓國電池業,繞道切入美電動汽車供應鏈 中國首度發布對生成式AI的監管辦法,部分條文較草案有所放寬 因應反間諜法,跨國企業加速...
美國擬禁止陸企使用美商AI雲端服務,防堵中國間接取得高階AI晶片 美中日韓帶頭修訂聯合國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技術法規,獲表決通過 荷蘭將提出草案欲禁止中國學生修讀敏感知識,以防止關鍵技術外流 中國禁止鎵、鍺等半導體關鍵材料出口,反...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橫空出世,引起全球巨大關注。工研院今(30)日舉辦「50週年院慶」系列活動,「機遇 x 挑戰 生成式AI:產業變革與機會」論壇,邀請Appier暨iKala獨立董事簡立峰、中研院資訊所所長暨台灣人工...
義大利考慮退出一帶一路,摸索對中去風險不脫鉤路線 日本管制23項半導體設備出口中國的禁令將於七月生效 中國網信辦宣布美光科技產品沒有通過網路安全審查,但未明確說明涉及的風險領域,可能波及影響範圍仍待釐清 對半導體產業增值稅提供加計...
全球及台灣電動車發展機會 電動車關鍵10+1系統 & 我國潛力商機 電動車全球區域市場機會 電動車與車用電子應用機會 電動車關鍵材料與製造設備發展機會 結語
工研院為臺灣未來把脈!因應下世代產業挑戰,臺灣必須做好迎戰未來的準備,工研院6/1(四)舉辦「全球趨勢與2035臺灣樣貌發表」,發表「2035臺灣樣貌調查結果」,觀察臺灣民眾在從諸多未來情境中選出其較期待發生者時所展現出來的價值選擇。調查...
從全球世界的變化,展望2035年和更遠的未來,由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加劇引發的風險事件層出不窮,催化出AI人工智慧、無人載具等創新科技發展與應用,也推動全球淨零排放浪潮;超高齡社會來臨及新冠疫情的威脅下,大幅改變零接觸式醫病關係,智慧健康成...
中國修訂反間諜法,擴大涵蓋範圍,並增加政府搜查、扣押和實施出入境禁令權力 中國加強控制商業資訊「出海」,可能限制或切斷海外用戶取用數據 國信辦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期在可控情況下,促進生成式AI技術的健康...
中國對美光啟動網路安全審查 中國擬禁止稀土製造技術出口,影響電動車、太陽能等產業 中國發布《政府工作報告》以經濟復甦為今年工作重點 中國集中領導科技戰略,新部門中央科技委員會成立 對抗美國限制,中國擬規劃半導體「無上限」補貼 ...
工研院蘇孟宗資深副總兼協理於4月12日受邀,以「全球供應鏈重組對臺灣經濟與產業之影響」主題做簡報分享,以下為簡報重點: 推動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四大驅動力 驅動力1:黑天鵝事件頻率上升 驅動力2:地緣政治驅使供應鏈二元化 驅動力3...
美國發布新一波實體清單,納入浪潮等28家企業 基於國家安全考量,美國政府正考慮撤銷華為的出口許可證 中國展開國務院機構改革,重新組建科技部等單位 中國將設國家數據局集中監管數據 數位中國規劃勾勒2035中國數位經濟發展遠景 2...
日本加強管制對中國出口先進製程設備,加入美國行列以延緩中國製造先進晶片的能力 商務部擬將部分具優勢技術列入禁止或限制出口目錄 中國訂立5項國家標準,完善數位轉型國家標準建置 中國發展RISC-V晶片架構,尋求突破美技術管制 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