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大未來(精簡版)
- 2023/06/07
- 47
- 0
工研院為臺灣未來把脈!因應下世代產業挑戰,臺灣必須做好迎戰未來的準備,工研院6/1(四)舉辦「全球趨勢與2035臺灣樣貌發表」,發表「2035臺灣樣貌調查結果」,觀察臺灣民眾在從諸多未來情境中選出其較期待發生者時所展現出來的價值選擇。調查...
從全球世界的變化,展望2035年和更遠的未來,由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加劇引發的風險事件層出不窮,催化出AI人工智慧、無人載具等創新科技發展與應用,也推動全球淨零排放浪潮;超高齡社會來臨及新冠疫情的威脅下,大幅改變零接觸式醫病關係,智慧健康成...
中國修訂反間諜法,擴大涵蓋範圍,並增加政府搜查、扣押和實施出入境禁令權力 中國加強控制商業資訊「出海」,可能限制或切斷海外用戶取用數據 國信辦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期在可控情況下,促進生成式AI技術的健康...
中國對美光啟動網路安全審查 中國擬禁止稀土製造技術出口,影響電動車、太陽能等產業 中國發布《政府工作報告》以經濟復甦為今年工作重點 中國集中領導科技戰略,新部門中央科技委員會成立 對抗美國限制,中國擬規劃半導體「無上限」補貼 ...
工研院蘇孟宗資深副總兼協理於4月12日受邀,以「全球供應鏈重組對臺灣經濟與產業之影響」主題做簡報分享,以下為簡報重點: 推動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四大驅動力 驅動力1:黑天鵝事件頻率上升 驅動力2:地緣政治驅使供應鏈二元化 驅動力3...
美國發布新一波實體清單,納入浪潮等28家企業 基於國家安全考量,美國政府正考慮撤銷華為的出口許可證 中國展開國務院機構改革,重新組建科技部等單位 中國將設國家數據局集中監管數據 數位中國規劃勾勒2035中國數位經濟發展遠景 2...
日本加強管制對中國出口先進製程設備,加入美國行列以延緩中國製造先進晶片的能力 商務部擬將部分具優勢技術列入禁止或限制出口目錄 中國訂立5項國家標準,完善數位轉型國家標準建置 中國發展RISC-V晶片架構,尋求突破美技術管制 工信...
需求暴增但依賴中國供應,歐洲地區面臨鎂、鋁、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短缺的挑戰與風險 戴爾規劃2024年停止採用中國製造晶片 以穩中求進為2023年經濟政策基調,尤著重擴大內需、建構現代產業體系、國有與民營企業並重 中國期透過建立完整內需...
落實精準防控,避免白紙運動擴大延燒 美中關係緊張,中國新創企業尋求新做法進軍國際市場 華為與福建晉華共組晶片製造供應鏈 澳洲、加拿大嚴格審查中國對其關鍵礦產的投資 中國5G基地台達222萬個,重點領域應用開始規模複製 中國推動...
美國推晶片新禁令,擴大打擊中國先進晶片發展 美國將與荷蘭討論擴大限制ASML微影設備出口中國 中國擬透過強化數位技術創新打造數位經濟競爭力 中國2023年完成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置 中國提VR產業行動計畫 預計2026年產...
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工研院自今(1)日至10日展開為期八天,共16場次的「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開幕論壇,首日以「淨零永續 x 產業趨勢」為主軸,邀請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郭英釗進行「永續綠建築」主題演講,並邀集多位臺...
回顧2022年,疫情趨緩各國陸續解封邊境、國際貨幣政策轉變、俄烏戰爭推升全球通膨,都為全球產業經濟增添不確定因素;而全球加速淨零碳排,歐盟即將試行碳關稅,淨零轉型已刻不容緩。面對詭譎多變的全球局勢及迫在眉睫的淨零議題,產業該如...
蘋果的供應鏈夥伴逐漸提升美國在其生產過程中的角色 中國推動特種合金、稀土等關鍵材料發展,以利產業競爭 推動國產化下,中國收緊公立醫院採購進口產品規範 中國加速推動電動汽車電池回收利用 中國電動車品牌進軍歐洲市場,雖掌握關鍵零組件...
美中科技戰現況與主要發展 從陸企因應作為看美中科技分流態勢 從中芯國際案例看半導體產業 從華為案例看網通設備/手機產業 從大疆案例看無人機產業 從商湯案例看AI產業 美中科技競局新回合,對台廠的建議
中國電動車產業政策的收放演變 各路人馬競逐中國造車 中國電動車產業的挑戰與隱憂 對台灣的啟示
美國發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預計將阻礙中國下世代半導體及相關應用產業發展 美國擴大建置自主太陽能產能,衝擊中國太陽能板出口 美國發起主導「Chip 4」聯盟且南韓將參加籌備會議,欲藉由同盟阻擋中國半導體崛起 美國技術對陸企出口許可審...
疫情、美中爭端、兩岸戰爭成日商在中發展隱憂 美國通過晶片法案以鞏固在全球半導體的領導地位更防堵中國在半導體技術崛起 美國擴大半導體設備禁令,禁止14奈米以下設備出口中國 中國興建新晶圓廠速度領先全球,聚焦成熟製程 公布數據出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