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產業變革與機會論壇
- 2023/06/30
- 7344
- 1196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橫空出世,引起全球巨大關注。工研院今(30)日舉辦「50週年院慶」系列活動,「機遇 x 挑戰 生成式AI:產業變革與機會」論壇,邀請Appier暨iKala獨立董事簡立峰、中研院資訊所所長暨台灣人工...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橫空出世,引起全球巨大關注。工研院今(30)日舉辦「50週年院慶」系列活動,「機遇 x 挑戰 生成式AI:產業變革與機會」論壇,邀請Appier暨iKala獨立董事簡立峰、中研院資訊所所長暨台灣人工...
歐洲電動車及充電發展現況 歐洲汽車產業關鍵議題 歐洲車廠發展趨勢 歐洲電動車新創 歐洲零排放車輛科研創新徵案與合作機制 結論
全球及台灣電動車發展機會 電動車關鍵10+1系統 & 我國潛力商機 電動車全球區域市場機會 電動車與車用電子應用機會 電動車關鍵材料與製造設備發展機會 結語
全球及台灣電動車發展機會 電動車關鍵10+1系統 & 我國潛力商機 電動車全球區域市場機會 電動車與車用電子應用機會 電動車關鍵材料與製造設備發展機會 結語
工研院為臺灣未來把脈!因應下世代產業挑戰,臺灣必須做好迎戰未來的準備,工研院6/1(四)舉辦「全球趨勢與2035臺灣樣貌發表」,發表「2035臺灣樣貌調查結果」,觀察臺灣民眾在從諸多未來情境中選出其較期待發生者時所展現出來的價值選擇。調查...
從全球世界的變化,展望2035年和更遠的未來,由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加劇引發的風險事件層出不窮,催化出AI人工智慧、無人載具等創新科技發展與應用,也推動全球淨零排放浪潮;超高齡社會來臨及新冠疫情的威脅下,大幅改變零接觸式醫病關係,智慧健康成...
工研院蘇孟宗資深副總兼協理於4月12日受邀,以「全球供應鏈重組對臺灣經濟與產業之影響」主題做簡報分享,以下為簡報重點: 推動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四大驅動力 驅動力1:黑天鵝事件頻率上升 驅動力2:地緣政治驅使供應鏈二元化 驅動力3...
工研院蘇孟宗協理兼產科國際所所長於12月16日受邀以「2023國際變局下臺灣科技產業展望」主題做簡報分享,以下為簡報重點: 2023年全球經濟放緩,臺灣產業穩健前行 多重不確定性下,製造業動能趨緩,但仍維持成長 眺望2023~美中...
荷蘭推對氣候中和政策對產業的影響 荷蘭政府數位化發展策略與我國之借鏡 IEKView
回顧2022年,疫情趨緩各國陸續解封邊境、國際貨幣政策轉變、俄烏戰爭推升全球通膨,都為全球產業經濟增添不確定因素;而全球加速淨零碳排,歐盟即將試行碳關稅,淨零轉型已刻不容緩。面對詭譎多變的全球局勢及迫在眉睫的淨零議題,產業該如...
包含我國在內,全球目前已有逾130個國家宣布推動「淨零排放」,綠能與環境科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以本院的2030藍圖為例,目標在於推動多元創能、節能、儲能及智慧系統整合之全方位解決方案發展,結合區域特性與強化國際鏈結,期以綠能科技帶動產業創...
近年來,新興數位科技為人們帶來便利與數位轉型契機,然而也促使各界開始重視數位科技與既有法規政策的互動關係,以及如何運用更多元的政策工具,在既有的法治環境下,對新興科技的研發與應用能有更大的支持與更有效的治理。本場次首位講師將深入淺出剖析我...
將先說明「數位主權」為何會成為德國「數位轉型」主軸的策略性思惟與發展背景,及其被賦予的定義與對產業的重要性;並接續分析對應其思惟與看到之問題所規劃的關鍵政策內容與行動方案重點,最後再歸納德國打造建置「數位主權」之路可能對國際(包括我國)產...
由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主辦「年底就等這場」的「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本年度以「淨零碳排下的全球價值鏈重組商機」為主軸,動員70名資深講者,於2021年11月3~5日及11月8~12日展開為期8天,共16場次隆重展開。首日開幕論壇...
面對數位轉型、產業生態鏈重組、重振在地經濟、淨零碳排等全球局勢,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應該如何提前布局?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鎖定未來五年的大趨勢,發表2021專刊主題《鏈國際:強韌協創 永續共榮》,除解析臺灣重要經貿區域–美、歐、...
我國城市面臨各種氣候、社經變化的壓力與衝擊,需要預作準備。本研究分析數個標竿城資料,發現各個城市在擬定韌性政策時,涵蓋了九大領域,分別為醫療環境、市民向心力、都市平權、公民參與、城市交通、經濟發展、基礎建設、氣候、城市安全等,各標竿城市的...
產科國際所每年底舉辦《IEK360年度分享會》,精選《眺望2021系列研討會》熱門主題,資深分析師現身說法,開放院內同仁免費參與,是專屬ITRI的產業資訊交流平台。這次精選三大主軸:綜觀全球重點市場商機、數位轉型趨勢展望、以及熱門產業議題...
地方推動節能有多重的效益,但是地方面對琳瑯滿目的政策措施選項時,應該要如何排定政策的優先順序?短中長期如何規劃?國際典範政策看起來都很完善,我國也應該要照樣全面推動嗎?本研究採用淺顯易懂的討論架構與方式,讓政策討論加入互動的元素,系統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