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時報,張珈睿/台北報導
- 2025/2/18 上午4:40
- 214
Arm(安謀)自研晶片背水一戰,瞄準AI CPU晶片市場發動攻勢,外媒消息指出,Arm除與客戶競爭外,更從授權客戶挖角人才;半導體業界分析,Arm積極從「技術供應商」轉為「解決方案提供者」,目標透過自研晶片直接切入高利潤的資料中心市場,該動作迫使客戶積極尋找新矽智財(IP)來源,並加速RISC-V開源架構崛起,台廠如M31、晶心科有望大搶市場。
Arm以提供高效能、低功耗的晶片架構聞名,IP授權模式支撐全球超過3,000億顆晶片的設計,客戶涵蓋蘋果、高通、輝達等科技巨頭。然而,隨著AI需求爆發與市場競爭加劇,在軟銀集團主導下,Arm啟動轉型,據傳Meta將成為其首顆晶片客戶。
然而此舉引發與晶片客戶競爭之疑慮,IC設計業者即透露,未來市場將轉向探詢更多IP來源,或嘗試以RISC-V開源架構開發晶片。業者指出,Arm前年開始逐步退出Foundation IP市場,M31即受惠轉單,如今將有機會收到更多晶片客戶客製化需求。
M31分析,去年陸系IC業者針對先進製程開案需求增加,不乏出於分散生產基地風險的考量,開始導入不同區域晶圓廠的IP;另外,美國出口管制收緊,也加速大陸半導體推進自主設計能力。
不少業者也開始從架構著手、擺脫依賴,國際大廠如蘋果、高通皆採用自研架構,相關業者指出,降低對於Arm倚賴,RISC-V逐步進入AI加速運算晶片設計環節中,台廠晶心科於該領域耕耘許久,於RISC-V IP供應商中享高市占率。晶心科表示,今年成立滿20周年,產品已足以與Arm產品線抗衡。根據觀察,相關大廠在RISC-V的投入及導入狀況有逐步上升趨勢,如Tesla彈性取用RISC-V部分功能滿足特定機器學習任務,還有Meta的MTIA v2與MTIA v1皆採用晶心科IP,足以佐證RISC-V架構導入AI加速器晶片發展性。
另外,OpenAI宣布與Rain AI合作開發RISC-V架構的AI加速晶片,其中晶心科也授權IP給Rain AI,雙方共同開發NPU(類神經處理單元),為晶心科挹注未來營運成長動能。
更多新聞
- 勝高去年Q4賺36億日圓 低預期
- 英特爾月底辦活動 陳立武處女秀
- 台灣精材上櫃 每股35元
- 博鰲論壇 聯發科總座出席
- 超微台南辦公室揭幕
- 信驊今年拚賺七股本
- 閎康汎銓 海外大進擊
- 蘋果新手機 明年搭載2奈米
- 美關稅大限 台灣晶片可能逃過一劫
- 先進封裝上膛 台積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