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記者謝守真、陳湘瑾、林則宏/專題報導
- 2024/7/15 上午0:00
- 714
台北時間2001年11月10日深夜11時許,世界貿易組織 (WTO)卡達部長會議僅用了17分鐘就通過了中國大陸的入會案,象徵著當時WTO其他142個會員同意對大陸這個非市場經濟國家敞開市場大門。
美歐日等國對於中國大陸正式加入WTO均表態歡迎,時任法國財政部長費比斯 (L. Fabius)甚至說:「沒有中國大陸的參與,WTO就不是世界的貿易組織。」
然而,20多年後的今天,卻有愈來愈多國家對各種「Made in China」商品築起「小院高牆」,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中國大陸的電動汽車。
歐盟急對中國電動車加稅
歐盟已於7月5日起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稅率為17.4%至37.6%。在此之前,拜登政府就已決定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
為防在歐美市場面臨高額關稅的中國電動汽車會轉而傾銷至加拿大,加國政府也於7月2日起與業界和工會展開為期30天的諮詢,討論可能採取的行動,包括是否也跟進對中國製電動車徵收進口附加稅。
不只歐、美、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對中國電動汽車築牆防堵,土耳其早在去年3月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40%附加稅。
今年6月8日,土耳其又加碼宣布,對原產地為中國的燃油及混合動力乘用車,同樣也徵收40%額外進口關稅,並自發布日的30天後上路實施。
大陸出口新動能靠新3樣
電動汽車與鋰電池、太陽能電池被北京當局宣揚為當前中國大陸對外出口的「新3樣」,是大陸現在最具競爭力的出口商品。
大陸海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每出口3輛汽車就有1輛是電動汽車,全年出口177.3萬輛,增長67.1%。去年大陸太陽能組件產量更已連續16年位居全球首位,相關產品產量產能在全球占比均超過80%。
美聯社指出,大陸比亞迪(BYD)去年推出的小型電動車「海鷗」,就讓美國汽車製造商非常擔憂。
比亞迪1輛32萬衝擊業界
美聯社形容,「海鷗」國內售價僅約1.2萬美元,但性能規格媲美價格高出3倍的美國電動車;短程版車款的售價甚至低於1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2.5萬元)。
美國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副總裁菲奧拉尼說,「比亞迪進美國市場不是『如果』,而是什麼時候的問題」。
比亞迪去年已在西班牙馬德里和巴塞隆納開設實體門店,並推出3款純電車。今年2月,比亞迪還宣布將在匈牙利工廠,預計3年後正式投產。
西班牙當地民眾告訴我們,如果符合政府汰換燃油車等補貼政策最高可獲7000歐元補助,將能以最低2萬3360歐元(約新台幣82萬元)價格購入比亞迪電動車「海豚」,特斯拉Model 3則是3萬9990歐元(約新台幣140萬元),高出約7成。
如果沒有額外加徵關稅保護,各國車廠都很難與中國電動汽車競爭。事實上,中國打趴各國製造業的不只是「新3樣」或「老3樣」(服裝、家電、家具),只要是中國有能力製造的商品,很快就能橫掃全球市場,曾是日韓天下的造船業就是另一個例子。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數據,2023年中國大陸連續第14年蟬聯全球第一大船舶製造國,包括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50.2%、66.6%和55%。
相較於2001年底中國大陸加入WTO後「老3樣」等勞力密集型消費品如海嘯般席捲全球,外界將當前這波中國廉價商品大量出口稱為「中國衝擊2.0」。
華爾街日報指出,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之初,美國和全球經濟就曾經歷過一場「中國衝擊」,當時中國製造的廉價商品大量進口,幫助其他經濟體保持了低通膨,但代價是本地製造業工作機會的流失。
西方不敢輕忽中國衝擊2.0
新冠疫情之後,全球正面臨新一波「中國衝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日前在紐約時報發表題為「做好準備,第二次『中國衝擊』來了」的文章指出,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對美國出口明顯激增,當時包括他在內的多數經濟學家並不太擔心。然而在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這確實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克魯曼指出,在他看來,除了對中國商品徵收新關稅,目前似乎已經看不到其他選擇。
華爾街日報表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美國和其他國家正在大力投資和保護本國產業。環球時報指出,僅2024年以來,歐盟至少密集推出31項針對中國的貿易投資限制措施,同時還對大陸發起外國補貼條例調查、國際採購工具調查等。
面對這次大陸低價商品來襲,愈來愈多國家不再相信絕對的自由貿易,而是開始採取各種貿易工具,力圖保護本國產業與就業。
更多新聞
- 光陽推出4年加倍保固
- 中華汽車攻年輕族 特仕J潮亮相
- 東陽上半年每股賺3.97元
- 陸搶運巴西穀物 散裝運價飆
- 不敵競爭 廣汽菲克宣告破產
- 汎德下半年先蹲後跳
- 台灣電動車市場 不再由特斯拉獨霸
- 川普不愛電動車 美政策大轉彎
- 美國發展太空港計畫 休士頓到台灣僅需2.5小時
- 馬斯克強化AI版圖 SpaceX注資20億美元挺x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