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報,鄭郁蓁/台北報導
- 2023/12/31 上午4:40
- 270
台大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黃凱文,今年被推舉成為第一屆世界腫瘤介入治療學會(SIO)亞太區主席。2007年前他在日本學習時發現,日本外科切除腫瘤病患特別少,原來是多方施行「微創介入治療」,預見多年後可能也是台灣趨勢,返台後立即推動成立「腫瘤消融醫學會」,推廣微創介入治療,並定期到偏鄉離島義診,為醫療資源稀少的居民進行癌症篩檢,「早期發現,越有機會施行微創介入,越能提高治療成功率。」
黃凱文表示,癌症有3大治療方式,分別為切除腫瘤的外科手術及化療、免疫、標靶的藥物治療,還有質子、重粒子等放射治療。事實上還有第4個主流「微創介入治療」,本質「接近外科」,適合尚未擴散、侷限在同一個部位,較小顆的腫瘤,透過微創手術切除,傷口僅針孔大,病人手術當天或隔天可返家。
黃凱文說,越先進的國家,可以發現,癌症病患確診時腫瘤越小,相反的,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發現時已很大,而研究文獻都指向,腫瘤越小越早治療,可提高治癒或長期存活的機會,因此即使身兼多職,他每年仍會抽空多次到金馬澎湖、花東偏鄉義診,至今已持續十幾年。
有別於其他醫療團隊義診是「治療」,腫瘤消融醫學會則是以「癌症早期篩檢」為主,包括甲狀腺、乳房、肝臟超音波等,透過早期發現,並轉介治療。
黃凱文分享,有次在花蓮義診時,某村居民對醫學認識不深,沒人要來,好在頭目自告奮勇示範接受篩檢,強調「這不會痛」,才讓村民放心,結果發現全村都很健康,只有頭目發現有1公分左右的肝癌,立即轉介台大醫院介入切除,隔天就返家。
上個月,黃凱文也推動獨立法人「台灣腫瘤消融學院」的成立,並被推舉為學院執行長,他表示,台灣位居亞太地區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又有語言優勢,尤其亞太近年癌症病患比歐美還多,希望接軌國際,疫後恢復交流,提升台灣醫療生技能見度。
更多新聞
- 智慧醫療邁進全球
- 愛爾麗攜Dr.Scalp 開創頭皮管理4.0
- 灆海推永續健康 躍上國際
- 美吾華 多品牌策略奏效
- ABC搶食流感檢測商機
- 兒少熱傷害增 學者籲訂降溫策略
- 開學防疫 腸病毒重症6年最高
- 智慧協作 打造醫療AI國家隊
- 浩鼎揪伴 開發次世代ADC
- 宣明智:看好生技業成下座護國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