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報,王嘉源/綜合報導
- 2023/9/30 上午4:40
- 234
美中關係在歷經數個月緊張後,近期兩國高層互動頻繁,對待彼此的態度和語調亦有緩和趨勢。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8日獨家報導,北京與華府正在推進高層官員交流,並採取其他措施來改善兩國動盪關係的基調,藉此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鋪路。
《華日》引述聽取相關簡報的消息人士指出,美中雙方正在討論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華府之事,一旦成行,他將成為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訪美的中國最高階官員。另外,美中雙方也在規畫中國外長王毅於10月訪問華府,為「拜習會」做準備。
美國二等兵崔維斯.金恩(Travis King)近3個月前跨越兩韓交界進入北韓後被捕,在一番祕密外交交涉後,美方27日證實他已獲釋。據稱,中國促成金恩被移交美方。美國官員表示,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於16至17日在馬爾他與王毅會晤時,曾提及金恩的案件。
上述最新發展顯示,習近平11月訪美可能性已增加,除了赴舊金山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外,《華日》報導指出,北京也在尋求舉行習近平與拜登單獨會面的峰會,而美中兩國政府均認為,這可望為雙方穩定關係的嘗試性努力增添助力。
據美中雙方透露,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27日於華府會晤。美中雙方皆形容這是一場「坦誠、深入和有建設性的磋商」,是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為了保持溝通管道暢通的最新一次會談。此次會面也預計為習近平訪美之行鋪路。
美國國務院28日發布的新聞稿說,康達討論了美國的印太戰略,強調自由開放、互聯互通、繁榮、有韌性和安全的印太地區以及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之重要性;雙方就緬甸、北韓和海事在內等區域問題進行討論。康達還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據中國外交部29日發布的新聞稿,孫衛東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台海和平穩定的基石」,並就美國推行所謂「印太戰略」及南海等問題表明中方立場。中國還說,中美在亞太開展良性互動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也是地區國家的共同願望。孫衛東此行也會見了美國代理副國務卿盧嵐。康達27日晚間另出席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辦的建政74周年晚會,但只停留約25分鐘。
《華日》指出,拜登政府已在設法穩定與北京的關係,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緊張局勢升級為衝突,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另一方面亦想向盟友和其他國家表明,美國可以處理好與北京的工作關係。
據與北京關係密切的人士稱,習近平則希望向中國民眾表明,中國最重要的(中美)雙邊關係在他的掌握之中,特別是在當前經濟陷入困境之際。習近平尤其想要試看看,恢復與華府在經濟問題上的對話,是否有助減緩美國限制對華高科技投資的步伐。
不過,《華日》報導說,美中關係的緩解仍處於試探階段,兩國在大多數問題上存在深度猜疑和嚴重分歧。這些分歧一旦出現惡化,還是可能導致「拜習會」流產,或其他中國高層官員赴美計畫擱淺。一個新的憂慮是,美國官員擔心若發生聯邦政府停擺危機,可能令相關會晤或峰會計畫進一步推遲。(相關新聞刊AA2)
更多新聞
- 首席經濟學家對明年景氣大預測 債市飛龍在天
- 台幣、美元保單 意外升息
- 沙國密謀提高窮國對石油依賴
- 國泰:關注升息後座力
- 14年新低 經濟成長率下修至1.42%
- 強化美供應鏈 拜登展新行動
- 14年最低 我GDP成長下修至1.42%
- 台25大品牌價值 連4年逾百億美元
- 台韓出口價格競爭力 差距擴大
- 通膨趨緩 明年估降至1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