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報,鄭任南/綜合報導
- 2024/2/29 上午4:40
- 1042
美媒28日報導,蘋果公司終止投入數十億美元、耗時10年的電動車研發計畫,相關研發資源轉入更有未來性的AI產業,以生產電動車聞名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立即在旗下社交媒體X上轉發蘋果停止研發電動車的消息,並配「敬禮」和「抽菸」2個表情。
中國的電動車製造大廠比亞迪高層28日也對美國網媒表示,沒有進軍美國市場的計畫。此一消息,應該也會讓馬斯克樂開懷。
彭博率先報導,在蘋果營運長威廉斯(Jeff Williams)和技術副總裁林區(Kevin Lynch)宣布後,電動車項目已被取消,負責電動車計畫的近2千名員工將被調到蘋果AI部門。
蘋果自2014年開始,著手研發電動車,目標是推出一款全自動駕駛電動車,但經過長達10年的努力,投入數十億美元,仍走向失敗。
據美媒報導,蘋果決定放棄這項計畫有5大原因,包括蘋果電動車策略缺乏一致性,沒有持久的計畫或方法;領導階層不斷輪替、流失;電動車離上市還要數年,蘋果憂心花費數億美元,卻開發一輛可能永遠不會推出的車;自動駕駛技術很棘手且具挑戰性;由於充電設施不佳,電動車市場停滯。
在電動車市場轉冷情況下,比亞迪公司卻去年逆勢創下全球300萬輛電動車銷售佳績,比亞迪在全球各地設廠對野心勃勃,但是比亞迪美洲首席執行官李柯在接受雅虎財經訪問時,卻明白表示,「我們沒有計畫進入美國。」她補充說,雖然美國是「一個有趣的市場,但它非常複雜。」
近幾周,多家西方汽車公司的高層警告說,如果中國汽車進入美國,他們將無法匹敵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價格優勢。馬斯克也表示,如果沒有貿易壁壘,中國汽車製造商「幾乎會摧毀世界上大多數其他汽車公司」。
美國對來自中國的汽車訂有27.5%進口稅,中國汽車製造商大多被拒於美國市場之外,但比亞迪在墨西哥的建廠計畫,引起了西方競爭對手的警覺,擔心在墨西哥建立出口中心,以幫助其規避高稅率,為進入美國做準備。但李曉星指並非以美國為目標,「我們以當地市場為目標。這是比亞迪的策略。」
更多新聞
- 陸釋終結通縮、價格戰訊號
- 陸嚴控產能 西進水泥廠得利
- 打破中國壟斷 五角大廈罕見入股美稀土商
- 挑戰輝達壟斷地位!華為AI晶片 瞄準中東、泰國
- 盧比歐:川習會很快就會實現
- 黃仁勳將訪中 輝達擬9月推出專為中國設計晶片
- 因應中國燃油車需求放緩 福斯汽車關閉南京合資工廠
- 歐洲議會大比數通過決議 批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 韓產業部官員:美國希望聯手首爾 對抗中國造船業
- 美對銅徵50%關稅 含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