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余孝先 攻AI垂直應用
      • 《經濟日報》,記者李泠秭/台北報導
      • 2023/9/14 上午0:00
      • 273

      工研院執行副總暨總營運長兼AI策略長余孝先昨(13)日表示,面對這波生成式AI(GAI)浪潮,台灣最有發展的機會在於垂直應用領域,而不是要與寡占市場的晶片商競爭。

      經濟日報昨天舉辦2023科技論壇「AI創新應用大浪潮」,探討AI大趨勢下帶來的商機與挑戰。本論壇由中華電信、工研院、資策會、日月光集團、玉山銀行協辦。

      余孝先昨天以「掌握GAI創新應用新局」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時指出,台灣雖缺乏開發通用型GAI所需資料算力等,但具備讓特定應用迅速落地的能力。這有賴於大家從接受、了解、善用、加值生成式AI是重點所在。

      談到AI大趨勢下帶來的商機與挑戰,余孝先認為,GAI並非憑空出現,源頭是1956年於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AI,60餘年來有幾波起伏,曾經如當人紅火備受矚目,然而在不少失敗案例中,也留下一些有用技術延用至今。

      他說,過程中主要的發展歷經1950年代的專家系統、1980年代的機器學習,到2010年代的深度學習,拜演算法進步之賜,成就AlphaGo擊敗世界棋王的紀錄。

      他引述調研機構預測指出,生成式AI自2023到2028年將進入快速成長,全球市場規模從113億美元上升到519億美元,五年間年複合成長率平均為35.6%。北美為全球最大市場,且13家生成式AI獨角獸企業占了11家;而亞洲市場將是全球成長最快市場。

      目前亞太地區70%的企業組織正探索或投資生成式 AI 應用,預估2025年將有30%企業導入生成式AI技術,企業將導入文件生成、程式設計及對外營銷訊息,同時預測電子、製造、製藥、媒體、工程、汽車、國防、醫療和能源行業將最快受影響。

      余孝先指出,據調查,企業對生成式AI應用需求,以文件生成占50%最大宗,其後依序為程式設計42%、商業營銷40%、文字問答37%、流程與規格設計35%。

      然而,生成式AI快速走入應用,將伴隨風險與影響產生,余孝先建議,使用者應謹慎評估科技風險,並將之視為「助手」,而不是當做導師。

      McKinsey估計,產業受生成式AI影響,營收增加前三名為高科技、零售、銀行。企業功能受生成式AI影響,營收增加前三名為行銷銷售、軟體工程、供應鏈。

      余孝先認為,台灣業機會與優勢在開發特定領域專用GAI模型,並可考慮從以下兩個方向投入:其一,付費使用通才型GAI做加值應用。其二,使用開源碼用特定領域資料自己訓練/微調。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