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限...5噸偽3噸半貨車 打回原形
- 工商時報,陳信榮/台北報導
- 2016/6/8 上午5:30
- 941
政府嚴格落實貨車載重管制,國內市場占比最大的3噸半貨車,將面臨2020年大限,市售大宗的「5噸偽充3噸半貨車」必須打回原形,無法再領自小客牌照使用,5年後台灣恐面臨無3噸半貨車可買的窘境。
俗稱3噸半的3.49噸級貨車,台灣每年有上萬輛的銷售規模,由於可全天在市區行駛、自小客駕照即可駕駛等優勢,一直是國內商用車市場銷量最大的產品區隔。長期以來,台灣3噸半貨車應用有著「超載」的不成文需求,引導車商紛紛以原本設定為5噸級的貨車,降格申請為3噸半貨車販售。
然從去年起,政府嚴打3噸半貨車超重問題,一方面透過監理所驗車,限制超重3噸半小貨車使用,另一方面,在新車安全審驗階段,要求3噸半貨車底盤車重上限不得大於總重(3.5噸)的5成(1.75噸),業者叫苦連天。不過政府也給予商用車業者緩衝,今年內取得安全審驗合格證的3噸半貨車,能生產至2020年底。
業者透露,由於市售3噸半貨車幾乎都是「5噸偽裝3噸半」,裝上貨廂、冷凍櫃後,淨重(未載重)至少從3噸起跳,所剩的合法載重量不到500公斤,遠低於政府規定的總重20%下限(700公斤)。
如今政府嚴格落實車重規定後,市售一線3噸半貨車,多數將面臨退場命運,空出的市場商機,也成為這次南陽實業引進韓國現代商用車來台的關鍵。
倘若商用車業者未能在2020年落日期限前,推出合規的3噸半新車,恐將直接衝擊國內物流貨運市場;一方面需增加聘用領有大貨車價照的職業駕駛,勢必大幅墊高營運成本,另購車成本也將抬高,影響購車意願,進而衝擊國內商用車產業。
更多新聞
- 東陽+28% 耿鼎+32%
- 玉米當燃料 減碳成效存疑
- 東台:明年景氣回溫 拚3年後電動車營收占比逾2成
- 東陽11月營收單月次高 AM營收創新猷
- 捷迅11月營收月增逾4成 中菲行樂觀看空運需求
- 九豪衝車用 拉升產能
- 美國線空運 旺到農曆年前
- AM需求熱 東陽11月續高歌
- 長榮航 擴大東北亞、中港澳航線
- 鴻海整軍高雄 打造軟體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