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看好全球綠能商機
-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 2024/8/2 上午0:00
- 377
人工智慧(AI)高速發展,可能引爆缺水缺電危機。法人指出,AI發展正與人類搶水喝、搶電用,加上全球氣候變遷加劇,能源需求節節攀升,看好再生電力、能源轉型、水資源與環境科技等投資領域。
百達能源轉型與百達環境機會策略客戶投資組合經理程馨誼(Jennifer Boscardin-Ching)昨(1)日指出,各大科技公司去年以來競相推出生成式AI服務,這些服務需要更龐大的運算能力。提供算力的數據中心需部署大規模的伺服器農場及水冷散熱系統,使用大量冷卻水吸收熱量,產生巨量的水、電需求。
程馨誼指出,極端氣候也對電網和配電系統產生負面衝擊。今年初夏,蒙特內哥羅因為用電量遽增、供電網路不穩而大停電;美國休士頓和台灣都因為風災停電。極端高溫需要降溫,當人口與用電都快速成長,但電網更新速度尚未跟上,提升能源韌性已是當務之急。
百達能源轉型基金今年來上漲逾一成,領漲同類型基金,主要原因在於基金的半導體股約占四成。程馨誼分析,半導體運算能力提升,打造智慧電網,促進能源效率,有些公司的技術甚至可以減少高達50%的能源消耗量,引領環保能源進入新時代。因此,沒有半導體,就沒有能源轉型。
百達能源轉型基金除布局提高能源效率的新科技外,投資主軸還包括開源及節流。開源著重再生電力生成,將受惠於風力及太陽能的發電成本大幅降低;節流著墨綠建築、自動化、電動車等有利能源效率的發展。
百達環境機會基金今年來漲13%,其中能源效率族群比重也高達33%。程馨誼指出,科技力量推動永續發展,基金策略聚焦七大領域,即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去實體化經濟、永續農林業、污染控制、永續水資源、廢棄物處理。
更多新聞
- 鑫盈能源 打造高雄綠能減碳新地標
- 撥補台電千億 在野黨齊聲反對
- 核綠共存 全球掀重啟核能潮
- 賴政府未說的真相 火力發電補核能缺口
- 瑋傑專精廢塑再生 進駐台南創新園區
- 在地爭議 台廠欠缺溝通 飲料打發原民
- 要買碳權 企業嘆被剝兩層皮
- 台電竟成弱勢族群?
- 借鏡國外 紐國業者讓利 邀毛利人共管
- 關稅戰若再漲電價 通膨將面臨內外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