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國產抗生素新藥告捷
- 工商時報,彭暄貽/台北報導
- 2024/2/22 上午4:40
- 316
台灣東洋宣布,回應國內抗感染臨床藥物需求,2016年起投入開發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Polymyxin B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已通過食藥署核可並取得藥證,將可進一步爭取後線抗生素治療領域一年約54億元的市場。
台灣東洋總經理侯靜蘭表示,公司先以「授權引入國際新藥」、「外銷困難學名藥」為成長雙引擎,如今「自製國產新藥」動能到位,構成營運發展三箭策略。
「授權引入國際新藥」引進全球第一個獲美國FDA核准用於膽管癌的標靶新藥Pemigatinib、代理全球疫苗大廠CSL Seqirus細胞流感疫苗與佐劑流感疫苗以及引入全球鎮靜麻醉新藥 Remimazolam;「外銷困難學名藥」自製研發的微脂體 Lipo-AB 持續穩定出貨美國;「自製國產新藥」Polymyxin B也獲藥證投入國內臨床醫療。
近年國際研發抗生素新藥動力趨緩、抗藥性問題持續。據衛福部疾管署去年統計,台灣部分菌株呈現抗藥性比例已達90%,若抗藥性問題未能及時控制,2050年台灣每年恐將有3.3萬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導致死亡。
為此,台灣東洋投入多黏菌素B新藥研發,開發「Polymyxin B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於21日完成領證,預計12月可投入臨床並瞄準一年約54億元市場。
侯靜蘭指出,Polymyxin B屬新療效、新使用途徑的廣譜特性國產新藥,且台灣東洋為提供高品質藥品,亦從歐美引入高級別原料並於符合PIC/S GMP國際製藥規範 且通過食藥署及先進國家查廠的六堵廠區進行生產,期以透過高標準的生產流程,為國內醫病提供兼顧臨床需求與藥品安全的關鍵藥物。
更多新聞
- 推動AI健康分 拒保族重燃新希望
- 台大急診醫擬進駐聯醫
- 亞大創辦人蔡長海 獲選工研院院士
- 火星下半年拚轉盈
- 台灣鳳梨9成銷日 林佳龍:民主夥伴相互支持
- 全家葉榮廷:聚焦家戶需求及鮮食多樣化 開創營收來源
- 東洋淋巴瘤藥獲健保給付
- 生華科新藥將臨床試驗
- 健喬擬收購健亞 國發基金成關鍵
- 免疫負債 流感季節9月提早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