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記者林海/台北報導
- 2024/11/4 上午0:00
- 510
在ESG浪潮下,企業也掀起永續熱。年銷超過上億杯咖啡的超商,近期也把目光聚焦到咖啡渣上,強調要把「黑金」變「綠金」,但咖啡渣的回收與再利用,卻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要從中尋找商機更是困難。
國人喝咖啡,超商雙雄7-ELEVEN、全家的咖啡,每年銷售規模都是以億元計算,但咖啡銷售熱的背後,也產生咖啡渣如何處理的環保問題,企業要落實ESG,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以全家為例,去年產生六千噸的咖啡渣,至於7-ELEVEN,推估咖啡渣的規模更超過一萬噸。
規模龐大的咖啡渣如何處理,企業都在煩惱,若單純當廢棄物處理,顯然不符與環境共存的永續路線。因此全家日前攜手台灣髮膚保養品品牌歐萊德,運用自有咖啡品牌豆渣、牛奶空瓶作為循環再生原料,開發洗沐系列產品,打造永續循環商業模式;7-ELEVEN去年也推「永續農場」計畫,將門市咖啡渣與即期、已開封或不良報廢品回收再利用。
全家表示,咖啡渣除了開發為洗沐產品外,咖啡業務用牛奶空瓶的日常回收,也能循環再製為百分之百PCR再生塑料,每月回收量達一百噸,相當於每年減少一九八○噸碳排放量。
7-ELEVEN則回收咖啡渣,轉化為有機質肥料使用於契作田,生產約二點二萬顆新鮮高麗菜加入鮮食餐盒、香蕉約廿萬根及約一萬根玉米,更藉由門市系統性回收機制,回收咖啡渣製成機能布料與鞋材,轉化製作成潮流單品,包括T恤、漁夫帽、咖啡襪、隨行杯等。
咖啡渣回收再利用在技術上並不是做不到,只是有技術的企業意願不高。全家總經理薛東都說,循環經濟最困難的是沒有終端市場及規模經濟,尤以咖啡渣回收最為困難,在沒有高度市場需求的情況下,也沒有專門回收的廠商,咖啡渣也難以大規模回收再製。
由於沒有規模,回收再製的技術含量高,因此生產出來的終端產品,價格就會明顯的比同類型產品高出不少,而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力,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偏低,銷量自然不佳,也是永續經濟要面對的課題。
全家表示,「只要規模做起來了,當然就會壓低終端產品的價格,競爭力起來了,就會有其他廠商看到商機而加入」。
更多新聞
- 中優工程 進軍日本儲能市場
- 綠領人才薪資 醫療業最高
- ICP攜手CIP 打造千億渢妙智慧風場
- 信星資訊 通過PACT最新版
- 佳冬離岸太陽能載具遭颱風打散 旭東環保:研發階段
- 中美晶環球晶增逾一成
- 士電拚2030綠電占比15% 攻綠能憑證進軍碳交易
- 擴大碳盤查對象500家事業 4份指引最快本週公布 報刊名稱 中央社商情
- 創新回收再製全循環 強方科技為工業廢硫酸提解方
- 經部:新技術需試驗 屏東佳冬光電浮台9日完成清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