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籲 鮮乳價格合理化
-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葉冠妤、陳儷方/台北報導
- 2025/4/26 上午0:00
- 119
本報日前報導,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生效,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但無論是市售還是業務通路用的紐西蘭鮮乳,價格都未調降,引發關注。消基會昨表示,台灣鮮乳價格居高不下,呼籲農業部及經濟部介入調查,乳品企業應合理定價,降低消費者負擔。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指出,早在數年前,就曾指出台灣鮮乳價格過高的問題,當時透過國際訪價發現,國內生乳收購價每公升約為廿二至卅元,經過簡單消毒處理後,零售價竟飆升到八十至九十元,明顯不合理。
消基會指出,根據Numbeo網站去年調查,全球一○九個國家中,台灣鮮乳價格高居第二,每公升約二點七歐元(約新台幣一○一元),而紐西蘭鮮乳僅一點七一歐元(約新台幣六十三點九元),價差達一點六倍之多。今年的最新價格比較也顯示,台灣鮮乳價格居亞洲之冠,是歐美澳地區的二至三倍之多。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指出,國內乳品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是超商通路的「上架費」。國內生乳收購價雖約卅元,但消費者終端價格卻達九十至一百元,其中約四成的利潤都流入了通路業者的口袋,造成台灣鮮乳市場的競爭力始終無法提升。
消基會呼籲經濟部,應適時監管上架費用,降低消費者負擔;農業部也應加強對農民的支持,消費者則可善用「消費選票」,支持誠信的生產及通路業者,共同推動鮮乳價格的合理化改革。
對此,農業部表示,將持續觀測國內總體乳品市場變化,並積極輔導國內酪農產業,以協助酪農共同面對貿易自由化衝擊。
經濟部商業署表示,生乳收購每公升價格與實際售價的差異,與各品牌鮮乳廠商加工、包裝、運送等成本有關,會持續掌握價格變動的合理性,若有異常,會提報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
更多新聞
- 川普:擬對進口銅課50%關稅 藥品稅率可能是200%
- 連賢明:農業議題恐是卡關關鍵
- 2025亞洲生技大會 23日登場
- 學者:台美談判極度保密 恐準備讓步
- 衛福部:護理今年加薪3% 擴編公職員額
- 肺癌病例增 健保署:醫療投資划算
- 新療法日增 病團:盼推病人版治療共識
- 亞洲生技大會 23日登場
- 難纏小細胞肺癌 新藥露曙光
- 東南亞中箭 紡織、食品加工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