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助減碳 3領域中小企業先行
- 《聯合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 2023/9/30 上午0:00
- 199
淨零減碳當道,大企業先行,身為國際供應鏈一環的中小企業,因承受更多來自國際大廠的減碳排壓力,成為了銀行優先輔導對象,而銀行協助中小企業淨零碳排時,為求資源使用效益極大化,會優先從低碳製造、運用再生能源、循環經濟這三大領域著手。
中信銀法金產品處處長、資深副總蕭志鵬指出,中小企業透過製程改善、智慧化排程,可邁向低碳製造,而台灣電力因為排碳係數偏高,且台灣使用再生能源及綠電仍偏低,須扶植節能技術與再生能源發展,廢棄物的再利用,則可啟動循環經濟;因此,投入低碳製造、運用再生能源、循環經濟等三大運用領域的中小企業,也將成為中信銀優先協助淨零碳排的對象。
此外,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國際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以及出口歐美的外銷企業,也位列中信銀協助減碳排首要目標。
這類中小企業承受國際大廠較多的要求和壓力,另外,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十月開始試行,美國也將課徵碳關稅,使得中小企業營運成本壓力上升,因此也會是銀行優先輔導對象。至於高汙染產業型的中小企業,銀行則會透過核心廠帶動供應鏈的方式進行,會更具成效。
不少中小企業想向銀行融資改善製程、設備,藉以降低碳排,蕭志鵬表示,碳排熱點若想大幅改善,包含汰換設備、改用高效能或智慧化機台,可能需要投入數百萬或是上千萬元的資金,若涉及製程調整、再生原料使用,就會需要更大的投資,也許會有數千萬元以上的規模。
他建議,中小企業不論要做多大規模的減碳排改善,綜合考量使用資源、產出及效益等面向,將有限資源運用在刀口上才是重點。
更多新聞
- 節能減碳有成 經部表揚35企業
- 台泥加碼低碳水泥 營收轉骨
- 賴:歐盟列核能為綠電 不排斥新科技
- 創業楷模表揚盛會 展現台灣經濟活力
- 降低排放量 要跟時間賽跑
- 512家排碳大戶 名單首曝光
- 認識COP28 切入五大看點
- CIP渢妙風場 訂2027併網
- 南亞砸171億 四策略減碳
- 512家排碳大戶名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