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體溫經濟 加速數位轉型
- 中國時報,許昌平
- 2020/7/16 下午2:49
- 793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衰退風險,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昨日指出,疫情不會那麼快過去,日本所謂「低體溫經濟」,低成長、低通膨、低利率等「三低」將成新常態。工研院則建議企業界,2020年下半年應掌握「0接觸經濟」和「0國界製造」商機。
工研院6日舉辦「韌性台灣、後疫產業發展論壇」,邀請包括黃志芳等各領域專家,共同研討後疫時代台灣的產業發展與轉型商機。
黃志芳表示,未來全球經濟走向和疫情密切連動,此次疫情不像過去的SARS,夏天到了就結束,未來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日本人所謂的「低體溫經濟」,以及疫情期間的工作和生活型態,可能會持續下去成為「新常態」。
黃志芳強調,疫情加速了全球數位轉型,將來生活會是「虛擬和實體」相結合,企業如何「快速數位化」將成為維持競爭力很重要的關鍵。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指出,此次疫情直接帶動防疫產業成長;在後疫時代,預期無人化、彈性製造、多元供應成主軸,在「健康防疫」、「疫病診療」、「強韌生態」、「宅經濟」以及「企業韌性」的需求推動下,今年下半年企業應掌握短期夯商機,其中,包括了,1.5米社交距離的「0接觸經濟」、和在地製造的「0國界製造」。
長期而言,蘇孟宗指出,新冠疫情將對於未來10年全球產業鏈帶來影響,建議產業應增加數位技術投資,打造台灣成為全球產業的關鍵夥伴,迎接「0距離創新」、「0負擔健康」、「0污染生態」等三商機。
【免費簡報下載】後疫大遷徙 · 強韌新生態:製造台灣、健康家園、數位全球
【關聯推薦】
更多新聞
- 輝達加持 北士科10分鐘捷運生活圈夯
- GB200帶動 川湖第2季營收42億年增68%創新高
- 大聯大品佳集團 搶攻Edge AI
- 外資預期 科技業面臨5大風險
- 彭博:美擬管制AI晶片輸往馬來西亞泰國 防流入中國
- 台積電:美國投資計畫不影響其他地區既有計畫
- 美擬限制AI晶片輸馬、泰
- AI硬體升級、消費電子 科技業下半年雙引擎
- 信驊6月營收年增55% 創高
- 先進製程帶旺 家登H2營運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