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天然氣3成靠卡達 台恐受制於陸
      • 中國時報,劉詠樂、吳靜君/綜合報導
      • 2025/9/9 上午4:40
      • 128

      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日前發布報告,警告台灣須立即實現能源多元化。雖台灣與卡達已簽定27年的供氣合約,但台灣從卡達進口的液化天然氣(LNG)占比高達30%,卡達易受中國大陸施壓。在此情況下,專家們認為,美日澳歐等印太夥伴可加大對台經濟支持,在挺台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國內業者也紛紛直言台灣能源結構亟待改變,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昨日指出,核三延役公投結果顯示,台灣社會對核能接受度提升,台灣要淨零,又要「乾淨、便宜又穩定的電」不該缺少核能,不僅核三重啟,核一、核二及核四都應重啟,避免天然氣或煤炭因天候或戰爭影響海運,僅靠現行規定的安全存量,風險太大,也不安全,政府應調整能源政策並比照歐美日等國,加速建置核能新科技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才足以應付未來發展AI科技島的龐大電力需求。

      今年7月,FDD專家與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合作,展開為期2天的兵推,探討中共如何利用網路經濟戰(CEEW)來擾亂,甚至可能阻止台灣的液化天然氣和煤炭進口。

      報告提到,包括台美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低估自身網路脆弱性。台灣須加強社會韌性,若能頂住最初壓力,先行加強能源夥伴關係,並避免被北京方面視為「挑釁」的魯莽舉動所誘騙,那麼北京優勢就會逐漸減弱。

      專家警告,大陸在台灣依賴能源進口的現況中看到了機會。台灣近一半的電力來自液化天然氣,但因自身能源儲備有限,所有液化天然氣和煤炭都依賴進口。這不僅對電網的可靠性構成威脅,也造成戰略負擔。

      台灣須反思3成液化天然氣進口依賴卡達,因為卡達易受中國施壓。因此即使成本增加,台灣也要鎖定與美國的能源合約、建立更大能源儲備能力、開發更多再生能源(包括可能重啟已關閉的核電廠),並投資更好的電網設計和安全性。

      再來,美國應增加對台液化天然氣出口,與台灣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若台灣選擇使用核電,重啟現有反應器或投資小型模組化反應器,美國也可提供進一步援助。

      如果盟友今天選擇投資台灣,北京的決策考量明天就會改變。美日澳歐可為台灣提供經濟支持,幫助台灣在危機前加強能源、網路和社會韌性,但台灣也須加強公共和民營企業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工作。報告還警示,大陸已在網路空間展開作戰準備,在盟軍關鍵基礎設施中嵌入惡意軟體。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