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報,蔡明亘/台北報導
- 2025/3/15 上午4:40
- 137
交通部近年透過無人機空拍分析路口交通衝突,今年擴大觀測路段與路側,由無人機搭AI當「道路醫生」協助縣市診斷交安。另自駕公車發展仍在沙盒實驗階段,交通部訂定全球最完整公車自駕實驗運行安全指引,盼提升運行安全,目標2029年商轉化。
運研所指出,2021至2023年完成無人機空拍路口交通衝突分析,協助9縣市共12處易肇事地點分析,為掌握上下游人車流互動及衝突成因,擴大探討路段與路側,分析出7種風險情境,含汽機車混流、左轉車與直行車衝突、車輛從路側駛出等。
運研所說明,今年將篩選14至16個路段,請飛手蒐集影像並由AI分析軌跡,找出路段中易發生交通衝突的點位與型態,協助管養機關診斷危險熱區。另受限空拍20分鐘上限,同一地點約需飛3至4趟,且考量穩定性,不建議在下雨、晚間或強風時執行。
經濟部2018年制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核准18案車輛沙盒實驗,在各地做無人載具科技應用試驗,交通部決議優先聚焦發展自駕公共運輸,以指定路線且特定停靠車站的中大型車輛為優先推動對象。
交通部表示,早期國際對自駕公車實驗沒明確規範,廠商也著重技術創新,故委由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訂定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盼提升運行安全,引導業者盡早走出沙盒。
「這是全球首部最完整的公車自駕實驗安全指引!」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說,自駕公車試驗階段要確保安全,包括必要的煞車、燈光或車身結構等,試驗過程也須檢驗網路通訊,確保不會遭駭客入侵,若都兼顧到,自駕失能風險會降低,目前18案沙盒實驗有取得階段性成果,但與指引內容標準仍有落差。
交通部提到將滾動修訂指引與國際接軌,作為國內車輛技術法規調適的借鏡,盼配合2029年智慧運輸世界大會,實現商轉化。
更多新聞
- 譜瑞高速傳輸迎長期成長
- 助企業淨零 台肥鴻太扮領頭羊
- 有成精密 今年可望轉盈
- 格芯若併聯電 業界:對美有利
- 台積南科廠進機 供應鏈吃香
- 閎康 衝刺2奈米以下製程開發
- 英特爾 新任CEO陳立武:打造世界級晶圓廠
- 中日韓抱團 確保供應鏈暢通
- 蘋果10億美元買輝達AI伺服器
- 科技戰升級 成熟製程喊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