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和大三引擎 衝百億營收
      •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 2024/4/1 上午0:00
      • 537

      和大工業執行長沈千慈表示,和大在前進美國新墨西哥州設廠後,明年底可望量產,現階段已經與多家客戶溝通生產規劃,下一步將開始報價。和大美國廠明年起將成為海外第一座生產基地,為和大立下國際布局的新里程碑。

      在營運策略方面,除了電動車事業之外,也正積極投入電動腳踏車動力系統,還有航太領域也不會缺席,期許未來三到五年內,和大的營運業務能夠「三足鼎立」,逐步開啟新一波成長動能,儘速衝第一個百億營收目標。以下是沈千慈專訪紀要:

      改善暖化 需減交通碳排

      問:你怎麼看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與趨勢?

      答:全球暖化的壓力下,節能減碳是必然的主流,以美國為例,有28%的碳排來自移動汙染源,全球則有14%來自交通工具,因此,減少交通碳排量,就能改善暖化的問題,這基本是全球的共識。

      2022年全球四輪油、電車年度銷售量為8,100萬輛,此前的高點則是2017年的8,600萬輛,這是歷史最高,雖然量能要突破有難度,但電動車的占比仍持續成長,中國大陸就貢獻了500款電動車。

      進一步說,大陸的電動車市場與成長性,都值得關注。大陸的汽車市場規模占全球汽車市場的33%,而銷量有六成是電動車,是推動電動車最力的國家,美國2022年汽車市場只是中國的一半,不只較往年減少,而且進入十年新低,反倒是印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

      從數據來看,全球的汽車市場規模與結構正面臨改變,美國是第一年突破百萬輛,約在120萬輛到130萬輛之間,中國大陸則是帶動全球電動車市場的主力。

      不過,電動車雖然持續成長,但當前仍有挑戰,首先製造電動車的成本高於燃油車,主要的因素在電池,電池的製造不只成本貴而且不環保,近年,電池製造成本大降,但仍有成長空間。

      因為電池的成本、技術門檻都高,許多國家一直在更新、延長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程,要在未來十年禁售燃油車,看起來不易達成。

      專注本行 期許有新突破

      問:和大還有什麼新布局,下一個新的成長動能是什麼?

      和大配合國內夥伴大廠將整個模組提供給日本車廠作為電動車的動能,這件事的意義很重大,畢竟這是台灣唯一將整個動能模組提供給車廠,顯示台灣的相關領域技術與品質和成本都受到肯定。創新與技術提升,是我們最聚焦的事情。

      和大的電動車產品主要客戶是美系大廠,和大也大量取得傳統車廠的電動車訂單。不過,我們除了開發電動車需要的減速箱之外,其實也積極投入「多元發展」,這是我們當前努力的方向,策略也是朝這個方向走。我們期許,未來三到五年內,和大的營運業務將能「三足鼎立」,包括電動車事業在內,還有電動腳踏車與航太。我們期許,儘速衝上首個百億營收的目標。

      進一步說,和大希望能做電動腳踏車的動力模組,甚至在航太領域也希望有所突破,從產品來說,無論是電動車、電動腳踏車、甚至航太等,動力系統這一塊這本來就是和大的「本行」,我們期許能有新突破。

      以電動腳踏車的動力系統為例,這部分和大本就在投入,還有自有的品牌,今年7月也已經報名參加歐洲的腳踏車展,希望能更多元化;另外,之所以投入農機、航太等領域的產品,也是著眼於該領域較不受產業景氣的影響。

      我們開發電動腳踏車機電模組,從和大生產的齒輪箱已供應給歐洲很高階的電動自行車品牌,電控則與工研院配合,加上華豐做很多自行車的輪胎,我們希望做整合一條龍發展。

      當然,我們期待今年歐洲展時能夠有好的成果,並且明年成功帶動業績。在自行車走向電動輔助潮流下,這個領域可望為和大創造相當大的效益。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