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余弦妙、胡順惠╱台北報導
- 2025/9/10 上午0:00
- 87
奈米醫材子公司現金股利4,600萬遭詐騙,引發市場關注。資安專家表示,該案件應該是駭客透過商業電子郵件(EBC)入侵,這類案件近年層出不窮,不少公司或者供應商因此被詐騙,也讓企業落實「零信任」成必備。
資安專家指出,除了個人對於帳密保管要非常謹慎以外,公司設置「零信任」的關卡,任何員工登入,除了原本帳號密碼,都要通過第二關認證,最常見的是手機認證,雙重認證確保是本人登入。
勤業眾信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林彥良提醒,EBC詐騙的核心問題往往不在於系統漏洞,而是企業內部流程控管不足。例如採購與付款部門分屬不同單位,若僅依照供應商名稱或表面資訊操作,未進一步確認細節,就可能落入陷阱。企業應強化內控流程,尤其在「重大資訊變更」與「帳號更動」時,必須建立「人為雙重確認」機制。
林彥良強調,這並非單靠科技即可杜絕,最有效防範之道仍是強化人為驗證,建立跨部門內部稽核機制。唯有結合技術防護與流程把關,才能有效降低風險,避免企業辛苦資金一夕蒸發。
資安專家分析,除了釣魚網站及廣告信件等詐騙Mail外,近年企業經常遇到的詐騙是偽冒的Mail,透過員工帳密駭入員工的公司Mail,並藉此與上下游公司騙取大筆金額,其中又以財務部門員工最容易被鎖定。
資安專家分享,通常駭客駭入財務相關部門的員工Mail,透過往來信件很容易可以摸清楚公司財務往來的上下游供應商,甚至是母、子公司之間的資金往來,駭客以平日與上下游互動員工的Mail,通知廠商匯貨款等資金往來,藉機上下其手。
資誠智能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張晉瑞提醒,企業在進行匯款時應注意三大重點,第一,建立約定帳號機制,所有匯款對象,無論是股利或貨款,都應事先向銀行申請約定帳號,經過查核確定屬於正規公司帳戶後才能啟用,才不會因為臨時通知就隨意將資金轉出。
第二,嚴格驗證異動資訊,若接獲通知表示收款帳號變更,絕不能僅憑對方的電子郵件或LINE訊息確認。必須透過其他管道回撥電話,確認真偽;第三,小額測試降低風險,當確實需要變更匯款帳號時,可先進行小額測試匯款,確認對方確實收到。
更多新聞
- 記憶體漲價 華邦電、威剛喊燒
- 台系MCU廠 搶國防大單
- 萬潤攻矽光子 有斬獲
- 大陸反壟斷 重擊輝達
- 輝達違「反壟斷法」?陸徹查
- 輝達晶片輸陸生變 波及台積
- 推動AI 台灣有電力隱憂
- 光焱瞄準矽光子 要當檢測新標竿
- 台積電A16 引爆AI革命
- 大容量SSD爆紅 帶旺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