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調查:考量穩定 38%德企將生產線自中國轉移日本
      • 中央社,
      • 2024/4/8 上午6:47
      • 359

      (中央社台北7日電)德國商會與跨國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指出,受訪的164家日本德企中,多達38%正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日本,而有23%正將區域管理職能從中國轉移到日本。這些德企作此考量的原因是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因素。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6日報導,這項調查是由日本德國商會(AHK Japan)以及安侯建業(KPMG)會計師事務所聯合進行,共有164家在日德企參與調查,並在3月27日發表調查報告。
      根據報導,這項報告與日本另一項調查的結果相呼應。日本對外貿易組織先前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希望避免地緣政治、貿易和金融不確定性的外企來說,日本是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富士通(Fujitsu)政策經濟師舒爾茲(Martin Schulz)表示,對德企而言,中國長久以來一直是很大的焦點,因為勞工成本低廉,同時也是重要的成長市場,「但這正在發生改變」。
      舒爾茲提到,外國企業需要考慮更多「政治」和「地緣政治」事務。同時也擔心像是產品從中國向美國出口,是否會變得更為困難。
      他直指,此時將生產線轉移到日本,將可降低被捲入美中貿易戰的風險。此外,中國的經營成本也在上升,在目前的(中國經濟)重組階段,「我們不知道中國經濟的未來會如何」。
      美中貿易摩擦近年來加劇,美國希望阻止中國獲得最先進的技術,特別是晶片。與此同時,隨著美國總統大選涉及明年政府是否更替,美中是否會展開新一輪貿易戰,也引發憂慮。此外,德企的憂慮還包括工業間諜、以及一旦與中國政府發生摩擦,可能產生的極端後果。
      相形之下,舒爾茲認為,日本經濟、政治穩定,企業在這裡與亞洲其他國家有良好的聯繫,並且與全球供應鏈緊密融合。
      德國博世(Bosch)日本負責人梅德爾(Klaus Meder)表示,在中國和日本投資都有充分的理由。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日本汽車仍占有全球車市的最大比重。
      梅德爾表示,博世的原則是生產「在地化」,在中國和日本的生產線都同樣重要,以滿足當地需求。而日本市場可能很難打入,有很多障礙,也有語言問題及不同的規範,但一旦立足且贏得客戶信任後,就能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
      旅日12年的梅德爾並強調,日本「很穩定,有信任,遵守規則」,多數企業對於在日本的商業回報感到滿意。同時,許多日本合作夥伴也活躍在全球其它地區,在這些日企總部所在地與他們保持良好的夥伴關係十分重要。
      日本德國商會主席徐爾曼(Marcus Schürmann)表示,上述調查結果,顯示了德企與「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工業國」之間保持聯繫的重要性,以及將管理職能改設日本的趨勢。
      徐爾曼指出,地區採購和外包在日本很容易進行,且日本有很多關鍵的全球大企業,這也是許多德企考慮將區域管理職能設置在日本的原因。且日本經濟穩定,價格和成本水準也合理。至於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日益增加,也有助於克服日本人口高齡化的問題。
      他並強調,日本的薪水也很有競爭力,比德國低20%到30%。
      根據報導,9成的受訪德企表示,穩定─包括經濟、商業關係、安全和社會穩定,是在日本設址、設廠的主要動機;其次是受過良好培訓的勞動力及先進的基礎設施;而基於民主原則的穩定政治環境,以及對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保護,也是關鍵原因。
      舒爾曼還指出,德國企業說服員工去中國要比去日本更困難,特別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說,日本的生活條件和整體環境更有吸引力。(編輯:邱國強/陳鎧妤)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