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AI監管法案生效 最高罰12億
- 《聯合報》,編譯林聰毅/綜合報導
- 2025/8/4 上午0:00
- 138
隨著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 Act)的新條款於八月二日生效,AI供應商在歐洲將受到國家的監管,違規者面臨最高三千五百萬歐元(約台幣十二億元)罰款,而通用人工智慧(GPAI)也被納入監管。
在國家監管方面,八月二日起成員國須通知歐盟執委會,將指派哪些市場監管機關來監督企業是否遵守這項AI法案。但Euronews引述民主與科技中心公平與數據計畫主任卡布雷拉報導,許多成員國無法在生效日前指派監管機構。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 (CEPS) 副研究員波古茨基說,所需作業相當複雜,包括各國需建立市場監管機關、制定制裁制度,並找到具備AI、網路安全等專業知識的人員。此外,歐盟和國家層級也需妥善協調,他說,AI法案如何與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數位服務法和數位市場法等現有法規互動,這非常複雜且具挑戰性。
同時生效的還有處罰條款,違反AI法案的公司可能被處以最高三千五百萬歐元罰款,或最高相當於其全球年營業額百分之七的罰款,以較高者為準。卡布雷拉指出,成員國選擇罰款的作法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此外,GPAI系統也納入監管,這些系統包括社群平台X的Grok、Google的Gemini和OpenAI的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歐盟委員會七月發布了GPAI實踐準則,規範透明度、版權及安全保障等問題,目的在協助GPAI模型供應商遵守AI法案。
歐盟執委會說,未簽署該準則的公司將面臨更嚴格審查,簽署的公司則被視為遵守AI法案。美國科技巨頭Meta上周表示不會簽署,但Google和OpenAI等公司則表示將會簽署。
更多新聞
- 川普拋300%晶片關稅 費半嚇跌
- 半導體赴美投資 2大考驗
- 電子零組件業 掀起擴產潮
- 軟硬並進 AI 晶片省電十倍
- 後摩爾時代 半導體大缺才 工研院發布報告協助提升競爭力
- 關稅壁壘》各地多點布局 增強營運韌性
- 台美經貿合作 半導體最關鍵
- 台灣半導體優勢恐遭嚴重稀釋》赴美設廠 特化、材料是下一波
- 環球晶德州廠 擴產一波波
- LED廠強攻矽光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