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美中經貿走入全面對抗
      • 《經濟日報》,社論
      • 2024/5/24 上午0:00
      • 261

      美國最近根據301條款,對中國大陸課徵懲罰性關稅。相較於川普任內對3,700億美元大陸進口產品課徵的四波關稅,此次被課稅產品大陸進口金額約為180億美元,範圍雖較小,但均是近年來中國大陸席捲全球的主力產品。包括鋼鐵及鋁、半導體、電動車、電池與其零組件及關鍵礦物、太陽能電池,港口起重機及醫療用品等;而且稅率至少提高為川普課徵的上限2%,其中又以電動車100%的稅率最高。

      美國目前總統選情白熱化,在幾個關鍵搖擺州,民調顯示拜登大多居於落後。在最近競選活動中,拜登不斷強調加徵關稅的必要性。拜登雖宣稱任內已創造80萬個製造業工作機會,但低價進口的大陸產品影響卻是立即的,下重手也是有跡可尋。雖然此也引發國內部分下游業者成本增加的疑慮,影響推動節能減碳進度,並會擴大通貨膨脹的隱憂;但為了拉抬製造業占重要地位關鍵州的選情,有必要採取反制措施。

      關稅是川普使用最頻繁的貿易工具,拜登上任後,大致仍維持川普時期規模。自2018年美國對大陸迄今共課徵約2,150億美元關稅,其中約半數是在拜登任內所徵收,而此次則是針對近來中國大陸出口擴張產品加碼關稅。

      中國大陸也強力回擊,指責美國濫用301條款,破壞雙方領導人所達成的共識,中方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還擊。近日宣布制裁12家美國軍工企業,包括禁止與中國大陸經貿往來、凍結在大陸資產,以及禁止高管入境。中國雖然宣稱理由是報復對台灣軍售,以及美國制裁陸資企業,但特別強調主要是反擊美國所有的「經濟脅迫」行為。

      未來中國大陸對美國報復可能還會持續加碼,例如直接對美國採取報復性關稅、加強對美國反傾銷調查、強化實施對美國進出口管制,以及增加對美在大陸企業的查察。

      美國則立即強烈反對大陸制裁美國企業,未來可能也會擴大報復。美中貿易戰美國主要是針對先進高科技產品,以抑制中國大陸技術擴張。而此波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的產品,除了半導體之外,並非美國認定的高科技產品。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企業憑藉其政府補貼,將國內過剩產能的產品低價出口,影響美國經濟,甚至危及國家安全。未來美國對中國大陸採取「圍堵高端科技,制裁出口產品」的策略會更加明顯,美中經貿有走入全面對抗的趨勢。

      另外,拜登政府雖然宣稱任內對中國貿易制裁收到效果,美國去年對大陸貿易赤字,已降至近十年來最低水準。但是中國大陸藉由在海外投資,並由其國內供應原料及半成品,經由第三國生產後出口至美國,以規避美國的懲罰性關稅,美國對其他國家貿易赤字因而增加。在美國加碼對大陸的懲罰性關稅後,這種三角貿易關係可能會更加明顯。

      對此符合國際規範的三角貿易趨勢,川普曾經主張採取更激進做法。例如川普提出對中國大陸在墨西哥生產,即使取得墨西哥產地證明輸往美國的電動車,仍加徵100%關稅,以阻擋含有中國因素的電動車進口,而引起各國的疑慮。拜登雖沒有類似的主張,不過在美中貿易戰下,大陸產品經由第三國「洗產地」,迂迴輸入到美國的情況將層出不窮,預計未來美國會強化其查察產品原產地認定的流程,美國對於中國大陸的防堵會更加徹底。

      最後,此次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的產品,除半導體外,並非台灣主力出口產品。在中國大陸出口美國受阻,必定會尋求其他途徑,以突破美國的封鎖。在雙方擴大經貿制裁力道下,台灣如何降低被波及程度,進而能掌握出口機會,並擴展貿易版圖,值得深入研析。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