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降低避險成本 壽險外匯紓困利多 即將上路
      • 工商時報,戴瑞瑤/台北報導
      • 2024/5/24 上午4:40
      • 62

      壽險業討論多時的外匯準備金新方案,保險局本周已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報告相關方向,同意壽險公會送案,預計最快24日將建議案送交金管會,待彭金隆檢視後拍板。方案將採自願申請制,有助壽險公司迅速累積外匯準備金,逐步調降避險部位,省下避險成本。

      壽險業去年花在傳統避險的成本高達3,600億元,在台美利差仍大之下,今年估計全年將逾4,600億元,壽險業表示2026年接軌在即,增資都來不及,卻還要每年花逾3,000億元買避險工具,且一去不回,建議將避險成本累積在帳上,厚植財務結構。

      壽險公會提出的外匯準備金新方案,將拉高外匯準備金提存及可沖抵比率,並「借一桶金」快速累積外匯準備金,以換取逐步降低避險比重。

      據了解,盤點後可借用的「第一桶金」共有五項特別準備金,包含不動產增值利益、重大事故、營業損失、公司自願強化提存轉備與長年期商品保費不足準備金等,都是2026年接軌後,不必再提存的準備金,可先轉到外匯準備金,有些公司可能有上百億元之多。

      另外固定提存比率從現行一年0.6%,將提高到1.2%;額外提存與沖抵比率擬從現行的50%拉高到100%,若有匯損可用外匯準備金沖抵,直到準備金為零,但若新台幣走貶有匯兌利益時,亦要100%增提。

      提存上限建議從原本的前一年度國外投資淨曝險平均部位95%外匯風險值,改為前三年國外投資平均部位(扣股票、基金等)的95%外匯風險值。

      3月底壽險業外匯準備金餘額共1,609億元,據估算,新制的外匯準備金提存上限約要1~1.2兆元,但因採申請核准制,各公司可決定是否申請,前六大壽險新制提存上限約6,000億元~7,000億元,4月底六大壽險已提外匯準備金約1,450多億元,若達提存上限,則不用再提存,即可大量節省外匯避險成本。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