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報,鄭郁蓁/台北報導
- 2020/7/8 上午5:30
- 240
「冬天本土疫情一定會再來!」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指出,新冠病毒受季節影響大,夏天病毒沒有消失,只是隱蔽起來,從台灣返日確診的女留學生就是一直潛藏在社區的無症狀感染者案例,而這樣的個案一定還有,至於有多少人,端視篩檢量,若一直都不採,等到冬天爆發時,就已經會是一堆感染者了。
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也說,若沒有疫苗,台灣12月及明1月會很不安全。
病毒沒消失 只是藏起來
衛福部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天舉辦「新冠疫苗研發及緊急使用授權研習會」,邀請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疫苗協會理事長李秉穎、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等與會。
何美鄉根據人類常見的冠狀病毒特性比較指出,冠狀病毒具有季節性,夏日感染者,症狀會較輕微或是無症狀,冬日感染則較嚴重;人類會被重複感染,但多次感染會產生累積性的免疫,也就是成人感染會隨年紀而下降。
以北京新發地為例,50天沒有本土病例後,6月11日出現第一例後開始爆發群聚,事實上當發現第一個確診者時,即已錯過第一波了,現在才發現,是因為溫暖的天氣讓症狀很輕微。
零確診非重點 重症才是
何美鄉說,透過「防堵」策略,台灣度過了疫情第一關,差一點就認為台灣的防疫非常成功,直到最近日本女學生本土個案,她才了解,仍有無症狀的感染者持續在台灣社區中,只是因為夏天讓病毒隱形起來。
「真正問題是,台灣還有多少日本女學生這樣的案例?」何美鄉說,何時會爆發,就要看篩檢量;國內現行都要等到有肺炎、發燒症狀等,或是有接觸史時才要採,這樣的做法,錯過了很多個案,等到發現時,絕對已經一堆人感染。
社區感染難防 應增加檢測
何美鄉指出,台灣太過強調「零確診」,但其實「感染不是問題、重症才是問題」,台灣的疫情冬天一定會再來,且是由現在潛藏在社區的無症狀感染引發的本土個案。
蘇益仁表示,目前全球都是10月有疫苗可用,台灣也應該至少在12月、1月第二波秋冬疫情來臨前能研發出疫苗。
何美鄉指出,邊境控管是很好處理,社區感染則難防,她建議,在城市、人多的地方,應強化PCR檢測,國內檢驗量能還要再提升,及早針對高風險者進行篩檢;另民眾也應定期施打肺炎鏈球菌、流感疫苗,減少重症發生。
更多新聞
- 經部四大國營事業 年終將上看4.4個月
- 新南向合作 越南盼台深化交流協助醫療體系現代化
- 營建棄土納管 跨部會出手
- 保母資格加嚴 人力短缺恐惡化
- TISA時代來臨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 林丙輝:拚500萬開戶
- 復華投信總經理 張偉智:複合投資法 升級現金流需求
- 台美可望達握手協議 細節再談
- 公股銀 加速營運智慧化
- 金融三業對陸曝險 新低
- 對等關稅談判 外媒:台美將握手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