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五大信賴產業 必須再精進
      • 《經濟日報》,社論
      • 2024/5/23 上午0:00
      • 271

      賴清德總統於520就職演說中,特別提出未來在經濟上將全面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人工智慧、軍事工業、安全監控、次世代通訊。顯而易見的,這五項產業發展應該與國家安全關聯性十分緊密;關於這點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假使產業發展能對於國家安全保障有所助益,當然是多數國人所樂見,但畢竟經濟策略與政治目的基本出發點不盡相同。如果本末倒置,可能導致事倍而功半。其實對於國家安全的最大保障,應該是搞好經濟,國富且民強,如此世界各國必然正視台灣,即便中國大陸,亦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

      比較賴總統提出的「五大信賴產業」,與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時提出的「五大創新產業」,最大不同是:生物技術產業、智慧機械產業、綠能產業,消失了。

      成功的產業發展戰略,需要根基於既有基礎與相對其他國家的資源稟賦,回顧台灣半導體產業45年發展歷程,沒有人可以忽略1985-2015國際供應鏈分工,與大量旅外高階人才經驗回流,這兩項重要加持因素。

      如果我們為了政治高象徵性的「國家安全」考慮,貿然放棄對於經營多年的生物技術、綠色能源,與精密機械產業優先排序,把可能不盡擅長的安全監控、軍工產業列為資源投入優先排序,會不會就像孫中山先生所擔心的「還沒拿到彩券,卻拋棄了扁擔」?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而經濟則是造福國民,使幼有所教、民有所養、老有所終。兩者間,究竟孰為本,孰為末,實在很難斷言。但以現今台灣產業面臨空前劇變與國際激烈競爭而言,集中選擇台灣應該發展,但有能力發展的產業,需要相當大的智慧。

      其實不論新政府選擇何種產業為優先發展項目,現階段台灣產業發展面臨最大的兩項議題都是:電力與能源不穩定、優秀人才質與量的不足。前者需要下定決心、大破而後大立,後者則須打破傳統思維禁錮,積極援引國際優秀人才。可惜在賴總統就職演說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關於這兩項未來成功關鍵要素的著墨,著實令人憂心。

      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所選擇的兩位經濟首長: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經濟部長郭智輝,均來自企業界,產業界對這兩位具備豐富經營的閣員,普遍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他們可以務實地解決常年阻礙台灣經濟發展的「五缺」難題。不過,從賴總統這次就職演說,我們看到的是:巧妙地迴避了這幾個惱人的疥癬。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生前名言:「將錯誤政策下的事務做對,是世界上最大的浪費。」我們希望:面對未來四年希望達成的政策目標,賴總統及卓院長,儘速召集財經部會首長,及民間飽學有識之士,於啟動經濟施政之初,即選擇與定義清楚最該做之事,如解決電力與能源不穩定性、擴大爭取全方位國際優秀菁英,排定優先順序與年度目標,責成相關部會擬訂行動方案,按部就班推動,避免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低效做法,俾於四年內為台灣經濟開創新局,另闢蹊徑,重新回到經濟發展高成長國家之林,至於應該發展什麼信賴產業,反而是在目標下自然競爭演繹而出,並非策略前提。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深切期盼,賴總統領導的政府是一個有遠見、有魄力、有戰略思維的政府,而不是一個看似忙碌,卻處處規避重點與困難的妥協政治操作,則未來台灣經濟發展與真正的國家安全,才有務實的保障。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