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國科會主委上任滿月 吳誠文:培育本土諾貝爾獎得主
      • 《聯合報》,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
      • 2024/6/25 上午0:00
      • 54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上任滿月,昨天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國科會規畫由政府打造平台,整合當前新創元件、晶片、系統等製造實力,再加入學界、產業,整合打造具有「研發基因」的公司,鼓勵更多年輕人攻讀博士;另希望導正學界論文點數掛帥風氣,盼在任內培育第一位本土諾貝爾獎得主。

      吳誠文指出,台灣企業多數仍停留在代工階段,規格來自客戶端,而非真正具備原創性。整體而言,代工產業發展得太好,招聘碩士級人才就能支撐起產業,反而很少企業投入原創性系統,僅少數如台積電後續投入製程技術研發,為半導體創造技術門檻,這讓博士級人才需求愈來愈多。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吳誠文說,企業普遍不做研究創新,以致不需這麼多博士級人才,年輕人自然不願意投入,為此,企業應該要先晉級。

      吳誠文指出,國科會嘗試開創新的模式,由政府打造平台,整合當前年輕一代新創元件、晶片、系統等製造實力,將其留在國內,再加入學界和產業資源,政府補助整合後讓產業願意投資打造原創性系統,只要成功,研發就會是該公司的「基因」。希望打造成功案例帶起博士人才需求,企業也能回饋高等教育。

      吳誠文表示,在大學任教時發現學生不願讀博士,在於只幫教授寫論文,無法落地應用,久了不知意義何在,「但社會不是這樣了,不要以為做理論還高高在上。」。現行國科會計畫通過率達六成,但拿國家資源就應了解社會需求,因此他反對發放論文獎金,如此只是鼓勵學者生產、發表論文爭取篇數,未能顧及研究是否被落實。

      吳誠文指出,國科會希望逐步調整獎勵方式,不再聚焦論文篇數、點數。台灣國力已到了一個階段,但始終沒有一位本土育成的諾貝爾獎得主,希望任期內鼓勵學界落實理論,研究成果對社會有正面貢獻,讓台灣擁有自己的諾貝爾獎得主。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