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車電、馬達、電池、車身、充電系統 台廠5領域顯神通
      • 《聯合報》,記者鍾張涵、簡永祥、林海/專題報導
      • 2024/6/17 上午0:00
      • 307

      筆電、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業,驅動數十年創新與商機,推動半導體倍速增長,如今由電動車、AI接力扮要角。當台灣半導體產業已成兵家必爭之地,未來能否延續盛世榮景,就看是否有機會在電動車五大領域站穩腳跟。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就說,電動車已是顯學,對台灣產業是機會也充滿挑戰。

      過去,車用半導體元件幾乎掌握在車廠供應鏈和國際整合元件製造廠(IDM)手中,伴隨全球供應鏈重組,已為台灣帶來發展契機,代工廠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和力積電加快車用晶片代工平台,鴻海、英業達、仁寶、和碩加大系統組裝,IC設計廠結合系統廠,合組車用智慧座艙聯盟,都看出台廠正磨刀霍霍,搶食商機。

      車用半導體最看好

      台灣應用材料總裁余定陸曾勾勒全球半導體產值到2030年達到1兆美元規模,電動車絕對是關鍵的推手。他說:「20年前一台汽車僅用100顆晶片,現在一台電動車要用到7000顆,而電動車的市占率才1%,因此未來成長性非常可觀。」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曾預估2040年全球電動車年產量將達5000萬輛,估計全球一年將需1000億顆以上晶片。這正是台灣強項:半導體延伸出的車用晶片商機。

      車用晶片依功能可分為運算、記憶體、功率、感測器晶片等,過去這些元件的供應鏈相對封閉,但隨著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電動車發展加速,自動駕駛等級正從Level 1升級至Level 2。據台積電內部調查,未來到Level 4、5時,包括影像感測器晶片、雷達感測等,需要用到40顆以上晶片,這些晶片還得擁有超高運算能力。

      數百家台廠拚結盟

      電動車架構囊括約5大系統領域,包括車電系統、馬達系統、電池系統、車身系統、充電系統,舉凡上中游下如碳化矽材料、正負極材料、電池、電源供應、驅動馬達、控制器、傳動系統、輪框、扣件、車燈、散熱組件、電動車底盤,以及自駕系統、中控系統、車用娛樂系統、充電樁等,幾乎有數百家台廠與之相關。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14年前領軍研發團隊開發充電樁,成為首家打入特斯拉供應鏈的重要台廠。

      今年台達更延攬徐秀蘭入列獨董,強調要自上游第三類半導體端就強化合作。

      「電動車是最大的市場驅動力」,中美晶集團董事長徐秀蘭認為5G、電動車市場不會走回頭路,將持續拉動半導體成長動能。

      電動車國產難度高

      電動車雖發展迅速,但以整車而言,台灣仍由外國品牌盤據市場,僅納智捷n7今年開始交車後有機會挑戰市場,去年台灣共賣出2.5萬台電動車,其中仍以特斯拉市占最高。業內分析,電動車產線國產化難度極高,關鍵原因就是台灣電動車銷量不夠多,無法撐起一條產線。以n7為例,業內人士指出接單雖多,能否獲利還是問號。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