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薛長興董事長 潛水衣冠全球 薛敏誠決勝南向
      • 工商時報,楊日興、李書良、賴瑩綺/專訪
      • 2020/8/3 上午5:30
      • 456

      台灣新南向企業眾多,生產水類運動衣著的薛長興工業可謂最亮眼企業之一。

      在1990年代台灣提出南向政策之前,薛長興已赴泰國設廠,迄今在東南亞三國設有七廠。

      在董事長薛敏誠帶領下,薛長興以行業龍頭之姿,在東南亞展開新的環保、防疫行動。

      成立逾半世紀的薛長興最初發跡於雨衣、雨鞋生產,進而跨足水類運動領域,今日已是全球水類活動衣著龍頭製造商。

      2019年集團營收年增5.1%達到107億元,在疫情動盪的2020年,也能確保獲利。

      薛敏誠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二季公司營收年增大減四成,原本以為會虧損,但在各單位成本控制下仍可保持獲利,目前業績已回暖,第三季營收減幅可望縮小到25%,第四季年減幅可望再收窄至10%。

      30年前布局東南亞市場

      1980年代初期,薛敏誠帶領團隊開發新材料,取得突破後,公司在產業供應鏈中的地位大幅提升,因此有了赴海外設廠的需求,開啟公司南向契機。

      穩健的海外投資規畫,讓薛長興南向之路30年來度過各種難關,如今產品在全球市占率高達65%,讓競爭對手難以超越。

      薛敏誠表示,公司30年前就開始南向,屬於最早前往東南亞的台企之一。

      談到薛長興南向成功的祕訣,對當地法規環境及文化風俗的謹慎選擇無疑是最大關鍵。

      薛敏誠說,最大的要求就是守法,海外擴廠時不會以成本為首要考量,而是優先選擇法規完善、有保障的地區進行投資。

      而且工廠一切運作,一定符合當地政府法令。

      以公司南向起點泰國為例,薛長興1988年赴泰國設廠前,曾考察過菲律賓、印尼等地,但當時泰國政府為了吸引外商投資,成立投資管理委員會(BOI),任用許多從海外歸國的高知識份子在BOI服務,溝通辦事極具效率,也無官場陋習,高水準的服務讓薛長興決定在泰國投資,至今已在當地投資三座工廠。

      驚人效率拓點柬埔寨

      薛敏誠指出,薛長興1989年以「來料加工」模式到大陸深圳設廠,但2008年大陸政府實施「勞動合同法」後,廣東多地出現罷工、追溯薪資的情況,薛長興深圳廠也陷入風波,迫使公司必須盡快找到備用生產基地。

      也因此,相較於泰國的審慎考慮,薛長興南向的第二站柬埔寨因面臨時間壓力,必須很快做出決定。

      隨後薛敏誠得知,在柬埔寨鄰近越南邊境的曼哈頓經濟特區,因用電來自相對穩定的越南,且不像柬埔寨其他地方需要自己填土防治水患,海關等官員在當地都有辦公室能方便辦理手續,他在考察當日立即決定在此地投資,僅三個月就建成首棟廠房,開始招工,且以每個月完成一幢新廠房加入生產行列,展現驚人效率。

      即使近年的投資策略,薛長興仍首選規範完善之地。

      薛敏誠表示,許多人可能偏好投資越南的北越地區,但公司2014年投資的越南廠就優先考慮成本較高的胡志明市,希望藉此降低經營變數與投資風險,而越南廠也確實發展順利,近期更完成大規模擴建。

      除了去得早,薛長興在南向過程中,在東南亞大量使用台灣幹部,數量是其他台企數倍。

      薛敏誠說,寧可為此多付兩倍薪資給派駐台幹,「我們每個廠都有約20個台幹,其他同業則是幾個台幹加上陸幹們共同管理」。

      入境隨俗、學習當地語言

      同時,公司要求台幹上課學習當地語言,「過去在泰國受過教訓,我們要所有派駐台幹在三個月學會當地語言、直接溝通」。

      薛敏誠強調,入境隨俗、因地制宜的人情味不可或缺。

      台企進入各國時一定要尊重當地文化風俗,制度不能僵化,以防人員流動過快影響生產。

      薛長興調查員工年資時曾發現,柬埔寨廠有許多當地員工服務逾五年,甚至十年。

      正是因為在東南亞的良好管理制度與高穩定性,使薛長興在中美貿易戰中能快速因應客戶要求,將產能順利從大陸遷移至東南亞。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