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午洋 掀永續時尚陳列革命
      • 《經濟日報》,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
      • 2024/5/12 上午0:00
      • 136

      1980年成立的午洋企業原本是純貿易商,主要營業項目是外銷太陽眼鏡商品及服飾店鋪陳列架道具商品,而後成立自己生產設計行銷團隊與電商品牌,轉型為道具生產商,客戶有美系時尚品牌、快時尚、國際瑜伽品牌;近年再度轉型為引領永續時尚的陳列循環經濟先鋒,將廢衣物回收再生為纖維母料等,重現使用價值。

      午洋董事長楊錫濸透露,當年少尉退伍後,一個人帶著存下來的4,600元北上創業,當時剛好遇到石油危機,先後寄了100封求職信,當時共有3,000人應徵長榮海運、僅錄取九人,很幸運地錄取後,因為要去韓國當船公司代表,卻不能帶家屬同去,只好另尋出路。

      在重新找工作的時候,因為親戚是開眼鏡行,加上對於貿易代理也有所接觸,就創業從外銷太陽眼鏡做起,然後逐漸擴展到五金配件雜貨禮贈品等一般開店所需,後來才延伸到道具等,當時客戶以歐美、英、日、澳為主。

      創業美好年代

      拚三個20年榮景

      楊錫濸表示,1980年到2000年期間,台灣商人提著一個皮箱走遍全世界,也是傳統產業、OEM、三角貿易興起的時代,可說台灣經濟起飛、貿易生意發展的黃金年代,當時摸索各種商機,以企業對企業(B2B)模式提供銷售服務,90年代後期在香港設立第一個海外據點,為日後企業擴展打下基礎,這時期也是午洋起飛的第一個20年。

      第二個20年在千禧年後,午洋迎接快時尚的爆炸性成長。配合客戶全球擴點展店計畫,午洋的工作型態逐漸由承接海外五金設備中盤商的代工訂單,轉向提供終端服飾品牌的客製化服務。

      楊錫濸指出,不論是出現在百貨專櫃、品牌旗艦店裡的賣場及櫥窗空間,午洋銷售:人台、貨架、衣架、中島家具、陳列櫃、收銀台等等商業空間道具,這些產品的外觀結構設計與生產品保管理、庫存管理、以及整合工作都交由午洋負責包辦。

      同一時期台北總部成立產品工程團隊,彰化設立金屬品加工產線,中國昆山設立品保單位,新加坡設立行銷據點,全球布局,確保服務品質。

      2019年,楊錫濸認為全球ESG趨勢不可擋,開始著手研究永續循環經濟議題的對策。他表示,初期動機單純是想避免落入削價競爭的輪迴,主動開拓一條差異化的環保產品線。

      瞄準循環經濟

      燒錢研發不手軟

      為此公司新設環保部門,委任產品設計與工程團隊成員加入新團隊,對外聘請材料科學界相關專業的顧問給予建議,共同尋找合適的提案。在銷售中的各類產品中選出使用量大,易於推廣的品項,評估之後,便將衣架這個十分普遍的產品作為研發起點。

      該團隊開始在市面上找尋回收材料,例如FPC回收植物纖維塑料。來自農業廢棄物的稻殼纖維屬生質材料,處理需要烘乾去除水分,射出機台料管要修改纖維料能通過的管徑,並不斷測試產品加工溫度與時間,避免產品表面燒焦及結構斷裂,最後成功製作出衣架、太陽眼鏡鏡框、花盆等樣品,並於2020年3月的德國杜賽道夫店鋪設備展EUROSHOP發表。

      隨著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各國關閉國境、封城、封村,實體商家生意一落千丈,許多連鎖店的開店計畫延遲、停擺甚至關閉。參展無法達成預期回報,迫使午洋調整生存策略,在出口貿易活動停滯時期轉向推廣內銷環保商品,在同年下旬創立自有環保品牌「裏.外」,透過電商平台販售已經測試成功的稻殼衣架及咖啡渣衣架產品,並向一般消費者溝通環保理念,維持研發能量。

      楊錫濸坦言,疫情這三年不光是沒有生意、收入受到衝擊,同時還要進行研發,可說一根蠟燭兩頭燒,前後賣了兩棟房子,賠得很慘。

      但在服飾品牌店鋪道具供應產業中找尋環保解決方案,積極投入再生纖維再製品的製程與各項環保產品開發,直到2023年研發出回收纖維母粒再製技術及再生纖維板生產技術,獲得突破性成果,在邁入第三個20年之際,看到陽光般的將來。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