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死亡多 醫:主因檢測不便
- 《聯合報》,記者楊雅棠、邱宜君/台北報導
- 2022/5/23 上午0:00
- 82
新聞大綱
疫情嚴峻,確診當天或隔天死亡、死後才確診比率達死亡個案四成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比率偏高代表診斷不及時,太晚確診、壓縮可治療時間。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也指出,一般重症死亡個案應治療七至十四天內死亡,二至七天內死亡就可能是太晚診斷及投藥,須檢討。
「如果一開始就重症,那也無法投藥。」指揮官陳時中認為與投藥無關;他說,口服抗病毒藥物適應症為輕症、沒有用氧氣,個案一天內死亡,可能已經使用各種急救措施,但仍無法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補充,很多中重症個案住院時仍可給予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如發病速度.....
本文為免費文章,請您
登入後使用。
更多新聞
- 骨鬆中斷用藥 骨折風險更高
- 12歲男童在校昏迷 死後驗出陽性
- 成大攜達擎、微星 秀醫療場域新應用
- 金傳春:開學到秋冬 疫情可能很慘
- 8歲童打第2劑莫德納 心肌炎住院
- 機構致死率 對比英港數據不適當
- 公費清冠限縮對象? 未定案
- 防猴痘 3類人先接種
- 猴痘入侵台灣
- 亞洲第3國 猴痘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