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工研院強化淨零 二路並進
      • 《經濟日報》,
      • 2024/5/26 上午7:33
      • 168

      打造氫應用創新平台、推策略顧問服務 輔導企業從市場和財務等四方面投入減碳

      台灣接軌國際邁向2050淨零排放,產業轉型刻不容緩,需要更有系統性、全面性的淨零策略。工研院日前舉辦第三屆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除展現淨零技術能量、攜手產業減碳成功案例外,今年聚焦兩大重點,包括工研院組隊打造氫應用創新平台,並以工研院創新科技與綠色金融平台為主軸;另外亦推出淨零轉型策略顧問服務,協助企業以策略整合技術、政策、市場和財務四方面投入淨零轉型。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據國際能源總署(IEA)國際能源總署發布《淨零排放路徑圖 2023更新版》報告指出,過去兩年再生能源與綠色投資的「驚人成長」,有些淨零技術已取得顯著進展,還在原型與示範階段的技術的比例,已由50%降至35%,有助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工研院運用跨領域整合產業的創新研究和科技研發,規劃出台灣2050淨零碳排策略藍圖,協助產業朝向淨零永續發展,也持續培育許多新創企業。在第三屆淨零論壇就展出新創成果,例如2023年成立新創團隊「氫豐綠能」,就是以氫燃料電池金屬板電池技術及餘氫發電相關技術,投入潔淨能源發電及工業餘氫再利用等,目前已與車王電、德國萊因、大同合作,與石化、半導體產業洽談合作。

      另一個將在明年2025年衍生的新創公司「POXAENERGY」,是以軟體加值服務,透過能源管理系統(EMS)、AI演算法等,讓儲能設備更容易借接新硬體節省用電量20%,讓營運者快速掌握電力交易績效,成為廠商的最佳能源資產操盤助手,目前也已經與華城電機、有成精密合作。

      此次論壇匯集全台24家公協會共襄盛舉,更集結國內外產官研重量級國際機構及企業,從五大主題邀請各界對談探討淨零挑戰與機會,第一場「企業所需要的淨零方案服務與綠色金融」,邀請國內外機構分享邁向綠色轉型的關鍵引擎,由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擔任主講人。胡竹生表示,面對全球企業邁向淨零趨勢,我國政府已提出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並在2023年8月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同年12月公布碳費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宣告邁向「排碳有價」時代。此舉意味企業須掌握自身排放量,因為預計2025年將對碳排放每年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以上的企業徵收碳費。

      工研院在企業所需要的淨零方案服務上有四大策略:一、「One ITRI」,以工研院整體能量推動淨零產業的發展;其次是「二主軸」,即共同推動創新科技與綠色金融平台,協助企業在淨零領域進行投資;第三是「三資源」,匯聚政府政策工具、綠色金融機構和工研院創新科技的三方資源,啟動綠色產業鏈的發展;最後是「四面向」,從技術、政策、市場和財務面投入淨零科技的發展。

      此外, 工研院近年來積極推動產業淨零轉型,持續以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四大面向的前瞻技術服務,帶領產業從製造低碳化邁向低碳製造,已經取得許多成功案例。例如:在低碳製造面,與光電廠商合作開發「織物纖維分選回收技術」,降低碳排放;在環境永續面,開發「全球新一代固碳PC製造技術」,打造低碳PC塑料,並與奇美合作將製程碳排較目前製程再降低17%。

      除淨零方案服務外,綠色金融近來亦成為推動淨零發展的重要引擎。根據那斯達克(NASDAQ)最近公布的全球市場調查,來自亞洲、歐洲、北美、中東與非洲等130多位業內人士,包括專案所有者、金融投資者、商業銀行、經紀人和市場運營商等,其中有67%的企業將ESG需求列為信貸投資交易的最大驅動力,44%希望獲取投資回報,38%要實現脫碳,30%希望成立綠色新事業。這些數據表明,綠色金融已成為實現全球共同氣候目標的關鍵。

      目前工研院與中國信託金控跨界合作,共同協助台灣產業實質減碳,已與核心企業攜手建立「以大帶小」的減碳產業生態圈,協助供應鏈中、下游廠商淨零減碳。針對當前企業所面臨的碳排熱點提出減碳解決方案,並提供多元化綠色數位工具供中小企業選擇,如中小企業碳估算工具、智慧照明系統、原料替換分析、一日碳足跡計算器等等,促進企業減碳並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經濟日報 工業技術與資訊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