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環部公告避種15種「空汙」樹 民間炸鍋
      • 《聯合報》,記者李柏澔、江良誠、余采瀅、葉冠妤/台北報導
      • 2024/6/28 上午0:00
      • 114

      環境部近日發函給相關政府單位和各縣市政府,指部分樹種被證實會釋放異戊二烯(Isoprene),因容易衍生臭氧致影響空氣品質,其中有十五種樹種,如烏心石、肖楠和楓香等本土樹種,若無特殊考量,建議避免選擇種植,讓林業界炸鍋,學者也批環境部過度解讀,造成恐慌,不夠嚴謹,與其關注樹木排放異戊乙烯造成空汙,不如減少人為汙染。

      環境部公告指出,為提升空氣品質,推動減少臭氧生成之前驅物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排放,其中部分樹種已被證實具有異戊二烯排放率高特性,容易衍生臭氧致影響空氣品質,業務涉及新種植樹時,倘無特殊考量,建議避免選擇該類樹種,其中包括銀葉樹、烏心石、楓香、豬腳楠、台灣肖楠、水黃皮、水柳、福木、棋盤腳、野牡丹、土沉香、槲樹、刺桐、鴨腳木、厚殼桂等。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王升陽質疑,臭氧的形成不只需要異戊二烯,人為活動產生的其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烷烴和芳香烴類化合物,也會與氮氧化物反應產生臭氧,環境部委外的模式模擬缺乏試驗,環境部不只本末倒置,更譁眾取寵。

      王升陽強調「每個樹種都是好樹」,二○○九年前環保署空品處研究後,推薦可淨化空氣的樹種,就包括這次建議不要選用的烏心石、水黃皮。與其限制種植某些樹種,倒不如多關注如何減少人為汙染物的排放。

      郭姓林農說,種植肖楠廿多年,以前林務局說肖楠是台灣珍貴樹種,自己也以植樹造林為榮,台灣空氣不好原因是汽機車、工廠、火力發電廠排放廢氣,政府不去查,卻怪罪到樹木,「不知道這些官員怎麼想的?」更擔心萬一引起消費者恐慌,造成樹木樹苗滯銷,損失要向誰求償?

      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則認為,臭氧生成原因複雜,主要是工廠、汽機車排放的廢氣,要減少臭氧生成,應該加強管控移動這些汙染源。種樹反而是普遍公認對抗溫室氣體、讓地球降溫的方法,也可減少臭氧生成速度。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表示,名單只是建議而非強制。環境部則說,已邀集林業署、林試所及學界人士討論,提供兼具減碳、減汙、景觀等效益樹種給民眾參考。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