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每月公告電力 學者評無實際用處
      • 中國時報,楊亞璇、王玉樹/台北報導
      • 2024/6/21 上午4:40
      • 48

      台北市西門町、內湖及屏東市近日接連發生跳電,被外界解讀為缺電,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在立院受訪重申「沒有缺電」,為免大家誤解,7月到12月每月將公告電力數據,每個月有多少電、會用多少,包括夏天及10月份為了降碳會各用多少電都會公布,讓大家安心。不過,學者批評「無實際用處」。

      經濟部說明,下個月起至年底,每月會透過新聞發布方式,公布下個月的「電力機組容量變化」,內容會羅列可上線機組,以及歲修、環保停機機組等供停盤點,並以該月夜尖峰或平均維持280萬瓩容量為基準,預計試行到12月後,再檢討是否改為在固定官網揭露。

      經濟部設定希望至少有3台核一機組容量當備用,也就是維持280萬瓩容量,並希望平均高於此。預期下半年會有3個不同供需狀態,6到8月為夏季尖峰、10、11月空汙季、機組歲修等模式。

      台電則說,所有機組容量調度數據本來就會呈報,目前還不清楚經濟部希望的呈現方式,還要再研究。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評論:「無實際用處」,因為公布也是下個月的機組狀況,無法即時反應現有電力供需情形,台電應該公布「即時備轉容量率」才是正解。他進一步說,台電官網已經公布當日或近期的電力供需預測,再弄1個電力機組數據,跟原有備用容量率看不出有很大差別。像西門町停電1分鐘,就是負載突增,超過台電預測,這跟公布電力機組容量就無關。

      此外,媒體也關切是否已調查出日前停電原因,郭智輝昨指出,還沒有收到報告,不能隨便亂講。

      台電說明,內湖18日中午跳電事故,是地下電纜設備故障導致,當下立即展開線路轉供作業,僅用3分鐘恢復了超過一半的供電,約50分鐘後恢復了超過8成5,並在1小時左右全數恢復供電。台電澄清,如果是缺電,不會透過轉供修復就完全復電,刻意混淆跳電事件與缺電是不正確的。(相關新聞刊A2)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