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時報,李書良/綜合報導
- 2019/11/17 上午5:30
- 431
為壓制中國5G版圖擴張,美國5月中旬將中國資通訊大廠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引發全球供應鏈緊張。
美方於5月、8月先後將華為臨時許可證延期90天,但11月19日展延期限將至,16日稍早傳出,美方或再對華為延長六個月的臨時許可,但傍晚再傳,許可證延長期限僅為兩周,讓外界對事情後續發展備加關注。
隨著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有望於近期簽署,全球科技業界轉而屏息以待即將到來的11月19日,美方會否對華為禁售令再度進行展延。
若美方不進行展延,禁售令將正式生效,屆時美國業者製造的關鍵零組件、軟體,須得到美國政府事先核准後才能向華為出售,勢將衝擊到全球電信設備、網路設備與伺服器、筆電、手機等供應鏈業者。
陸港媒體16日援引紐約時報報導稱,面對華為的臨時許可證將於19日到期,兩位接近美國政府核心決策層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很可能將許可證繼續延長六個月,直到2020年5月。
但稍晚路透報導,美方將對華為僅延長兩周的臨時許可證,並非此前傳言所稱的六個月。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兩周的臨時許可相比90天要短許多,更長時間的許可證正在討論中,但因監管方面的原因尚未完成。
報導稱,如果獲准延期,華為旗下的手機將可繼續接收谷歌對Android的安全更新,美國農村地區的營運商,也將可繼續和華為做生意。
不過,這些手機僅限於今年5月美國「實體清單」公布前獲得認證的手機,華為下半年剛推出的「Mate 30」系列並不在其中,這款手機在海外市場並未預裝谷歌GMS。
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以國安名義呼籲盟友對華為進行全球圍堵,今年5月16日更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勒令美國企業不准與華為做生意與輸出技術,形同於「斷供」,震撼全球科技業界。
但美方隨後於5月20日發出臨時許可證,將華為禁令延遲90天實行;並於8月19日將臨時許可證展延90日,至11月19日。
面對美方強力施壓,華為海外市場版圖急速縮減,近期力謀突圍。
華為除了發布自研的鴻蒙作業系統,也更積極推動5G布局,其首款5G摺疊式手機「Mate X」本月15日正式亮相。
華為並宣布,為配合東京奧運舉辦,明年夏天將在日本推出5G智慧手機。
更多新聞
- 詐團偽冒第三方支付網站騙賣家 數發部與業者合力掃蕩
- 泓格5月每股賺0.29元
- 森崴能源、ComClark 合資攻綠電
- 大聯大品佳集團 搶攻Edge AI
- 多元布局 打造新里程碑
- 戴爾伺服器代工廠報喜
- 中磊增11% 走出谷底
- 數發部攜支付業打擊假買家
- 展達+0.78% 迎出貨旺季
- R&S通訊盛會移師新竹 引領未來通訊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