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時報,翁毓嵐∕台北報導
- 2023/6/8 上午4:40
- 446
和碩近年持續擴展非中國大陸地區產能,除了台灣之外,墨西哥、印度、越南及印尼等四個生產據點,現已部署超過2萬人;和碩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鄭光志預期,今年底非中地區的產能將占和碩全部10~15%,其中越南廠8、9月隨客戶新品拉貨動能增溫,員工人數更將達到新高峰。
鄭光志7日出席2023玉山安侯論壇時指出,過去20年台灣主要代工廠均在中國大陸建置主要生產據點,以2018年時,包括和碩、鴻海、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等代工廠,在中國所產出的總產能估達全部產能的九成,產值約達八兆元,當時非中地區的總產能「還不足以成氣候」。
隨著中美貿易戰、客戶因應關稅、生產策略改變,和碩除可用台灣新店、桃園廠應變外,也在印尼巴淡島租廠、快速移轉部分產線。接著隨客戶佈局、於2021年前進越南,至於印度、墨西哥則陸續於2022年啟用。
鄭光志受訪時強調,「客戶需要怎樣的服務,我們就在哪個區域提供這些服務」,目前看起來越南或甚是東南亞,是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至於和碩越南第二期廠房剛就定位,後續正等待客戶決定投產時程,「有一些產品仍在試車」,預期到今年第三季後,當地廠區員工人數就會增至5、6千人新高峰,「但仍相對中國小很多。」
另方面,中國現在幾個廠區的人力,也不若以往同期來得緊張,「不只是上海、昆山,其實包括重慶、蘇州的人力,都不像以往那樣緊張」,鄭光志並坦言,已感受到當地勞力過剩、工資下降的情況,同時也因經濟動能沒那麼強,比起疫情前同期,其陸廠產能稼動率也較緩,「這也包括受到客戶全球佈局的影響。」
展望和碩營運動能,鄭光志則表示,第二季是消費電子產品淡季,「不過5、6月會稍好一點」,主要係因客戶在筆電產品有一些策略性調整,拉貨動能「比預期好」,另智慧手機業務因逢淡季,「要看8、9月時客戶在新機種備貨情況」。
更多新聞
- 2025 SEMICON Taiwan 9月8日登場
- 智邦營運爆發
- 李強:大金磚合作 拚數位南方
- 電子零組件資通產品 績優
- 光寶科 三大引擎齊發威
- AI伺服器與筆電雙引擎 英業達第2季營收寫同期新高
- AI動能強 光寶科6月營收136億元攀21個月新高
- 祖克柏挖走蘋果大將 Meta重金組AI研發天團
- 台灣5G下載網速 中華電奪冠
- 緯創、緯穎報喜 營收同寫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