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時報,朱漢崙/台北報導
- 2020/7/12 上午5:30
- 184
為落實普惠金融,財金公司及八大行庫將朝「微型商店」開發特店,目標是年底前累積消費量上看1,300億元。
財金公司董事長林國良指出,台灣PAY第一階段以開發連鎖體系的特店為主,接下來,希望更深化到非連鎖體系的「單點式」店家、微型商店,貼合民眾的日常生活消費之用。
林國良說明,像雜貨店、菜市場早市或夜市等傳統市集、民生大賣場,就是下一階段財金公司和所有參與台灣PAY的公民營銀行要開發的特店目標,這是台灣PAY到目前為止,最希望突破的使用場域限制。
因一般民眾上市場買菜、早餐店吃早餐時,大多仍使用現金支付。
「台灣PAY目標並非在爭取每筆大額的消費量,而是希望連同日常生活的這些小額開銷,也能用行動支付來取代現金支付。
」林國良說,這也成為台灣PAY後續開發特店的主力目標。
貼近民眾生活,瞄準普惠金融,從此次在「三倍券」的推動上,八大行庫推廣特店的方向,已可漸漸看出這趨勢。
在推展台灣PAY綁定三倍券方面,據財政部統計,八大行庫至10日止,總戶數快破13萬戶,其中華銀21,876戶、一銀20,697戶表現最佳,彰銀也2萬戶以上的規模,而台銀、土銀、合庫、兆豐都超過1萬戶,台企銀為5,544戶。
八大行庫最早先和四大超商、台灣大車隊等連鎖通路合作,其後繼續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為主軸,外擴特約店家,迄今,包括嘟嘟房停車場、台亞加油站、全聯社、美廉社等規模較小的連鎖體系特約店,也加入陣容,為了能滿足民眾在百貨公司購物的需求,八大行庫也陸續開發了像是小北百貨、寶雅生活館、京站、統一時代百貨 統領百貨、高雄夢時代百貨等,雖不像新光三越或SOGO這種全國大型百貨通路,但也是有一定客群、連鎖店的百貨公司。
最新的發展則往傳統市集開發,如土銀開發成功市場、台企銀開發建國花市等,均為公股銀行近來朝傳統市集開發特店的代表。
更多新聞
- ICP攜手CIP 打造千億渢妙智慧風場
- 致伸本季業績拚向上
- 關乎國安?中華電憑證事件全解析
- 思科晉泰建AIOT研發中心
- 中華電瞄準轉型商機
- AI動能強 光寶科6月營收136億元攀21個月新高
- 光寶科 三大引擎齊發威
- 專家:台灣電支監管完備 籲評估強化法遵金檢密度
- 街口支付:客戶隨時可提領
- 工研院與產官學研組團赴歐 開啟6G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