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歐美出手 拜登祭電動車關稅
      • 《聯合報》,編譯茅毅/綜合報導
      • 2024/6/17 上午0:00
      • 178

      面對中國大陸來勢洶洶的電動車產業,歐美雙雙祭出殺手鐧。美國上月宣布,將對總值180億美元(約台幣5828億元)從大陸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鎖定電動車、電池、鋼和關鍵礦物等戰略產業。其中電動車在今年內將增加3倍至100%。

      拜登宣布對大陸電動車加徵關稅時說,中國大量補貼生產並強迫想進入中國市場的美企須同意技術轉移等行為是「作弊」,傷害美國製造業及勞工。美國正對抗這些行為。

      拜登宣稱,他不會容許中國政府藉過度補貼,讓產能過剩的產品以低價傾銷充斥美國市場。他對工會代表說,「我有決心電動車未來將由美國的工會工人製造。我們將遵循國際貿易法律實現這個目標」。

      王毅批美霸凌、瘋狂打壓

      今年4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見美國財長葉倫時,要美方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勿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

      中國外交部則指拜登政府未糾正川普政府錯誤做法,濫用美國貿易法301關稅複審程序,是錯上加錯。中國外長王毅更形容美國「近乎瘋狂地打壓中國的正常經貿科技活動,是當世最典型的霸道霸凌」。

      中國電動車來勢洶洶,美國從兩方面防堵:一是擴大國內電動車業,二是提高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

      美憂陸車入侵 有國安風險

      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就任不久就宣布1740億美元的電動車計畫,旨在讓美國於全球電動車市場占比超越中國。除大撒幣,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今年2月指控中國製造的「互聯汽車」(聯網汽車),蒐集駕駛人大量敏感資料數據:個資、生物識別訊息及行車路線。

      白宮官員稱,中國電動車蒐集的資料會「傳回中國」,也能從遠端控制,對美國國安構成風險

      但有分析指出,這既是美國在美中科技交鋒「去風險」行動的一環,也是西方世界因應中國車全球擴張的策略。後者背後顯然和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有關。

      有「中國成分」 都難逃重稅

      現行規定,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汽車,課徵27.5%關稅。中國車亦不符減免7500美元稅金的資格。

      目前有「中國成分」的汽車,皆難逃此重稅,例如瑞典富豪汽車旗下電動車品牌「極星」。

      在墨組裝避稅 也被美盯上

      比亞迪等若干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尋求藉由在墨西哥設組裝廠,規避美國關稅。但路透4月報導,墨西哥高官今年初和比亞迪開會時,表明將不會再提供汽車製造商減稅等獎勵措施,甚至中止跟中國汽車製造商的所有會議。知情墨西哥官員說,墨西哥政府是迫於美國壓力。

      拜登今年大選的共和黨籍對手川普,3月也揚言若重返白宮,將對在墨西哥製造的中國車課100%關稅,以阻擋中國車進入美國。

      中美貿易走向「大院圍牆」

      華府智庫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霍夫鮑爾說,由於目前美國還不從中國進口電動車,故100%關稅其實影響不大。而中國的反制措施可能是有節制、非大規模的,暫不會升級為貿易戰。

      但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楊建榮分析,中美貿易爭端有從「小院高牆」走向「大院圍牆」態勢,未來在法律或經貿面,都將面臨更多複雜性。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