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時報,賴瑩綺/綜合報導
- 2020/9/23 上午5:30
- 311
大陸科技企業關鍵零部件高度仰賴美國,為擺脫美國鉗制,大陸將從教育著手支持產業發展。
大陸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蔡長華22日表示,經濟要轉型升級,除擴大招生規模外還必須改善規模結構,其中,要加強對積體電路、人工智慧、公共衛生等服務國家戰略相關學科的招生。
美國近日以「斷供」方式陸續抵制中國科技企業,為不再受制,實現產業獨立自足,中國計畫將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十四五」規劃之中,以在2021~2025年間舉全國之力從教育、科研、開發、融資、應用等各方面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
不過,大陸發展半導體過程中,人才不足一直是一大阻礙。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于燮康在2019年5月的世界半導體大會曾指出,大陸半導體產業的人才缺口高達30萬。
蔡長華22日在教育部記者會上指出,在「十三五」期間,發改委已實施「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將高等教育特別是研究生教育作為重點支持方向,設立了中央高校「雙一流」建設、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等專項,基本涵蓋展開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高校。
蔡長華指出,未來要面向經濟轉型升級,改善招生規模結構。
一方面,要穩步擴大規模,研究生招生規模將從2016年的約80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萬人左右,高層次人才能有效支撐高質量發展。
另一方面,要積極改善招生結構,將主要增加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的招生,加強積體電路、人工智慧、公共衛生等服務國家戰略、社會民生急需領域相關學科招生基礎。
此外,蔡長華還表示,要深化產學融合,推動培養模式改革,發改委將以深化產學融合為突破口,加強學科專業與行業企業、區域發展的對接聯動,在集成電路等領域建設一批國家產學融合創新平台,加大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
蔡長華明確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培養高層次人才。
要以世界科技前沿為中心,實施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統籌一流學科、一流師資和一流平台資源,加快培養緊缺人才,為解決「卡脖子」問題和科技創新作出貢獻。
更多新聞
- 中國對美晶片反傾銷調查 命令37天內如實填問卷回報
- 下周會習?川普語帶保留
- 歐邀陸商長 緊急會談稀土管控
- 中日韓研議三邊貨幣互換
- 月底川習會 川普:仍有可能取消
- 因應美高關稅衝擊 陸與日韓談三邊貨幣互換
- 稀土新規引質疑 中國商務部連忙與歐盟及外企溝通
- 中國擴大管制正極材料產品設備 立凱-KY評估將受惠
- 路透:川普政府擬限制含有美國軟體商品出口至中國
- 向美船徵特別費…中國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