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美對陸電動車課高關稅 象徵大過實質
      • 《聯合報》,特約撰述張大仁
      • 2024/5/17 上午0:00
      • 326

      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將對價值一八○億美元的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此舉可能會加劇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

      經過近四年的審查,華盛頓將提高特定產業的關稅,其中,中國大陸電動車首當其衝。這些車輛的總關稅將從目前的百分之廿七點五飆升至百分之一○二點五。

      新措施也針對其他科技,包括電池、太陽能電池、鋼鐵和鋁。鋰電池的稅收將從百分之七點五提高到百分之廿五,關鍵礦物的稅收將從零提高到百分之廿五,太陽能電池的稅收將從百分之廿五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對半導體的稅收將從百分之廿五提高到百分之五十。至於拜登先前宣布對鋼鐵和鋁徵收關稅,一些現在關稅為百分之七點五或零關稅的產品將提高至百分之廿五。

      新關稅將於十四日起九十天後開始實施,在此期間將密切關注中國是否有針鋒相對的報復跡象。

      拜登政府計畫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和電池徵收新的高額關稅,這將為美國汽車業就業提供暫時保護,但可能會犧牲白宮加速美國電動車普及以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

      目前在美國銷售的大陸製造電動車很少,因此電動車關稅上漲對消費者的直接影響很小。但白宮計畫將中國電動車電池和電池零件的關稅提高兩倍以上達到百分之廿五;電動車馬達中使用的石墨、永久磁鐵以及其他電動車礦物將獲得百分之廿五的新關稅。這些關稅可能影響到在美國製造的電動車。

      大陸若針對美國製汽車徵收報復性關稅,可能會傷害位於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的BMW廠工人,該工廠每年向中國大陸出口約二點五萬輛汽車;也將衝擊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賓士SUV工廠,及該工廠生產的電動SUV在中國大陸銷售。

      產業高層和分析師表示,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的潔淨科技貿易戰也可能推高電動車、電池和其他電動車硬體的成本,導致電動車整體價格居高不下。根據美國運輸部的數據,使用美國品牌的電動車,例如福特的野馬Mach-E或特斯拉的Model 3,有百分之卅至百分之五十一的零件來自中國大陸。

      對於加強關稅保護從長遠來看是否有利美國汽車製造商,還是有利於消費者,專家意見存在分歧。高關稅或許爭取到重要的時間,因為在電動車和電池供應鏈方面,美國落後中國大陸五到七年。

      支持加快電動車普及步伐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人士警告,減輕美國車商來自中國大陸電動車的壓力將適得其反。從長遠來看,沒有中國競爭的底特律汽車製造商可能會重蹈一九七○和一九八○年代的覆轍;當時對進口日本汽車的進口限制,讓美國汽車製造商在低價競爭對手面前獲得喘息之機。

      但這些貿易壁壘鼓勵豐田、本田和日產將其精實生產系統移植到美國的新工廠。日本成功地在北美製造暢銷的汽車,迫使通用汽車、福特和前身為克萊斯勒的Stellantis在一九九○年代裁掉數千個工作崗位並經歷痛苦的改革。

      比亞迪最近宣布計畫在墨西哥生產電動皮卡,這對美國現有汽車製造商來說,一個假設的威脅正在成真。墨西哥製造的電動車只要配備足夠比率的北美零件,就可以免關稅在美國銷售。

      如果通用汽車、福特和Stellantis都不必與製造電動車的外國公司競爭,它們就不會製造電動車,市場將流向比亞迪。而美國車將像一九七○年代那樣失去市占率。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