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時報,涂志豪/台北報導
- 2019/12/5 上午5:30
- 835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第三季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持續,加上華為仍未脫離禁止出口實體清單,導致部份美系IC設計業者的營收衰退幅度擴大,其中營收冠亞軍的博通、高通影響最為顯著。
拓墣資深分析師姚嘉洋表示,排名第一的博通因主力客戶為華為關係企業,在華為仍未脫離實體清單的禁令下,營收受到影響最為明顯,已連續三季營收表現較去年同期呈現衰退,第三季營收衰退幅度更擴大至12.3%達41.84億美元。
排名第二的高通同樣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在華為以自有處理器搭配手機的策略下,持續拉高出貨,進一步壓縮其他Android手機品牌市占,也直接影響了高通的晶片營收表現。
此外,高通亦面臨聯發科與中國手機晶片廠紫光展銳的急起直追,加上智慧型手機市場仍未進入5G換機需求,導致第三季營收衰退幅度擴大至22.3%達36.11億美元,年減幅度居前十大業者之冠。
位居第三名的輝達透過持續控制遊戲顯卡的庫存水位,第三季營收衰退幅度相較前兩季已大幅縮小約9.5%。
至於超微與賽靈思(Xilinx)則是唯二第三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的美系晶片業者。
超微因英特爾中央處理器(CPU)缺貨問題未解,得以進一步擴大在NB與PC市場的市占,帶動第三季營收年增9.0%達18.01億美元。
賽靈思則是旗下所有產品線皆有成長表現,包含資料中心、工業、網通、車用等,第三季營收年增率維持11.7%優預期。
排名第七的邁威爾由於近期儲存應用需求優於預期,所以今年上半年營收表現亮眼,但第三季由於需求減緩,加上華為亦是重要的網通晶片客戶,在受到實體清單政策影響下,第三季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16.5%達6.59億美元。
台灣IC設計業者中,以瑞昱營收表現最亮眼,第三季營收年增率高達30.5%達5.14億美元,主要由音訊、乙太網路與電視等產品挹注。
聯發科在以美元為計算基礎下,營收相較2018年同期下滑1.4%,但若以新台幣計算則是小幅成長0.3%,主要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市場表現出色,加上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
綜觀2019年全年,由於前三大美系IC設計業者表現不佳,全球IC設計產業的產值將呈現衰退。
進入2020年,若美系業者能順利調整營運方向,規避中美貿易戰的限制,加上伺服器與智慧型手機等終端產品有望復甦,以及5G及人工智慧(AI)發展推升需求,IC設計市場預期將恢復成長。
更多新聞
- 新壽地上權轉輝達 市府憂圖利
- 黃仁勳將訪中 輝達擬9月推出專為中國設計晶片
- 7月17日 台積法說 Q2獲利聚焦
- 台積將進入CoPoS平台新時代
- 黃仁勳:美科技公司 挺得過川普關稅
- 黃仁勳:美科技業挺得過關稅
- 搶AI商機 台積先進封裝擔重任
- 黃仁勳:科技企業挺得過川普關稅 美須增產半導體
- 輝達進駐北士科 北市提解套方案
- Grok 4推升算力 台積電引領晶圓級晶片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