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強化台灣經濟安全與產業韌性
      • 《經濟日報》,社論
      • 2024/8/29 上午0:00
      • 112

      從新冠疫情期間的半導體缺貨,到疫情後AI風潮帶動的高階半導體需求,再加上美中對抗、地緣政治與軍事衝突等事件,已帶動各國對經濟安全、供應鏈韌性的重視,更開啟各國政府對於去風險化、製造業回流、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因應政策的討論。

      在此波外交、經濟與產業政策的同步協作下,再加上品牌業者的支持,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已經開始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動作。不只是下游終端產品組裝業者更積極的全球布局,上游的半導體業者更是首當其衝,如台積電等龍頭廠商,已陸續完成國外生產據點設置。

      台積電8月20日在德國德勒斯登舉行動土典禮,預計於2027年底前量產,月產能約4萬片12吋晶圓。這是台積電和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半導體共同合資成立的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所推動的德國設廠計畫,總計投資金額超過100億歐元。台積電繼中國大陸、美國、日本之後,在第四個外國地區所設立的工廠,這也是台灣半導體製造業走向全球的重要里程碑,代表全球科技供應鏈重組的實質進展。

      不過全球供應鏈重組不應該只是將亞洲夥伴國家的關鍵產能外移,經濟安全、供應鏈韌性更不應該只是單方面滿足美國、歐盟的產業需求,應該是雙方面互惠。也就是說,當美國、歐盟等主要國家探討經濟安全、供應鏈韌性時,東亞國家如我國、日本、南韓等,也應思考自身的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

      換個角度思考,當東亞國家將供應鏈延伸至歐、美時,歐美在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環節的部分,應該也要延伸、擴充至東亞國家,形成雙向、互惠的投資與貿易關係,協助東亞友好國家,形成其自身的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唯有全球各地區的友好國家都具備安全、韌性的供應鏈,才會是全球供應鏈重組後的最佳情境。

      也因此,我們樂見美國、歐洲、日本等先進國家的科技龍頭業者,更積極地參與在台灣本土的供應鏈、產業聚落之中,深化台灣科技研發與製造的沃土,共同強化彼此的投資與經貿關係。

      而就在台積電德國廠動土的隔天,台積電的重要客戶AMD(超微)總公司資深副總裁王啟尚來台拜會經濟部郭智輝部長,並在拜會中表示,將於台南市、高雄市都設置研發據點,並與台灣的大學及業者合作,擴大研發能量。

      就國際晶片業者來說,不只是AMD,原已有輝達(NVIDIA)在台灣進行研發投入,更早之前還有高通(Qualcomm)甚至英特爾(Intel)曾在台灣進行研發合作。近期因AI的熱潮,估計將帶動更多科技領域上中下游的業者,在台擴大研發與投資。

      此一發展趨勢確實有利於我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價值地位提升,也可增加本土科技產業群聚的廣度、深度,間接強化了我國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因此,我們樂見政府持續營造更好的外人投資環境,吸引國際科技業者來台。但另一方面,也呼籲產官學研各界應共同研商,更積極思考台灣經濟安全、產業韌性的整體上位政策。

      尤其在AI的發展熱潮下,台灣的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不應僅止於終端硬體供應鏈與半導體產業群聚的完備,或是資通訊與半導體業者多元、多地的生產布局,還應該包括軟體演算法、雲端算力與其服務、資料與其治理機制、資訊安全等數位基礎建設的完善。未來當AI應用廣泛滲透至各行各業、公共服務、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如交通、水力、電力等)時,如何確保我國相關數位基礎建設的可靠性、安全性與復原能力(韌性),不但攸關國家安全與國民福祉,也將影響未來國際夥伴投資台灣的評估,值得進一步集思廣益,共謀國家數位基礎建設的長期發展之道。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